[实用新型]长柄二通无折管滚动式阻返流静脉留置针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0628.0 | 申请日: | 2015-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1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陈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艳玲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3000 河南省驻马***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通 无折管 滚动式 阻返流 静脉 留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静脉留置针领域,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的长柄二通无折管滚动式阻返流静脉留置针,并在延长管末端挂带上有一两用针栓帽。尤其是固定的梯形长持针柄易穿刺横握牢,不反转,针翼前端平直易退针,二通轻便易携带。
背景技术
医用的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是目前常用的医疗器具之一,其基本构造由护针帽、套管、手夹、针芯、针翼、透明三通、白色隔离塞、延长管、白色端帽、肝素帽,在静脉注射时,有一种情况是,当被穿刺者血管较深、较细或表浅时,进针用力较大或进针角度较小时,套管易呈弧形,加之针翼离穿刺点远,悬浮不固定、外形成弧形,穿刺时只能摄柄,悬浮针翼易旋转,进针角度不易调整,故对深静脉及表浅细小静脉不易刺中或易穿透穿过,这样就降低了静脉留置针的成功率和使用范围,另一种情况是针翼外形呈弧形穿刺成功后单指后推不易操作,向前推套管和拔针芯速度不一,造成折管,留置失败;由于肝素对肝脏有损伤,临床上封管常用生理盐水,故肝素帽无用,这样即可减少一通道,又可因穿刺后多管道而引起的不安全隐患;而手夹单手或双手推力过大、手夹靠近透明三通接头时推夹易折断延长管,造成留置失败;白色端帽连接输液器后去掉无处放置,易丢失,白色端帽顶端不能用针刺入,必须去帽方能连接输液器,以往不去白色端帽,而将头皮静脉针直接刺入肝素帽,刺入后需用胶布将头皮静脉针的持针柄固定在肝素帽上以防脱落,否则针易拔出造成输液中断。
本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梯形长持针柄、透明二通、短式针翼、滚动止液器、可刺入自携带两用针栓帽。固定梯形长持针柄:因横握针柄长度增大故无翻转,杜绝了因针柄翻转而引起的皮肤刺伤或血管刺穿,同时确保了穿刺成功后套管无退出现象,提高了留置成功率;短式针翼顶端平直,在退针芯时单指可退方便省力;透明二通简化了留置针装置,避免了多通道引发感染,使留置针更加简便使用;滚动止液器单手可操作,夹壁力大,封管后无返流,杜绝了留置针被返流的血液栓塞,同时在对较细血管穿刺时关闭、打开滚动止液器后延长管内产生负压易见回血的作用,确保了穿刺和留置成功;可刺入两用针栓帽,可不去帽控速输液,且突出于帽顶的右侧壁上有一纵向卡口,可将输液器上的头皮静脉针柄嵌入卡口,以防头皮静脉针脱落旋转,且帽顶是弹性的可刺入塑料,帽顶凹陷在帽内,操作者手不易污染帽顶,从而防止了交叉感染,如需快速输液,去帽接输液器,帽因在挂带上不易丢失。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用范围广、功能齐全、穿刺成功率和留置成功率高的静脉留置针,它简单轻便易携带防感染。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长柄二通无折管滚动式阻返流静脉留置针,它包括护针帽、套管、针芯、梯形长持针柄、透明二通、白色隔离塞、短平针翼、滚动止液器、挂带、两用针栓帽。所述的留置针有一固定梯形长持针柄和延长管上有一可移动的滚动止液器,且在延长管挂带上有一两用针栓帽。
所述的梯形长持针柄的上底固定在套管右侧壁隆突处,梯形长持针柄上底上顶角距套管右侧壁隆突0.4-0.5cm,梯形高1.4-1.7cm。
所述的短平针翼,在针芯的末端,其针翼的顶端平直,外侧呈弧形,弧长1.5cm。
所述的透明二通,与延长管相通,其透明二通的延长管末端的针栓上无分叉。
所述的滚动止液器放置在延长管上,滚动止液器和常用的调节器不同点是,滚动止液器槽下方外壳的四个角呈弧形,体积是常用调节器的三分之一。
所述的两用针栓帽固定在延长管针栓末端挂带上,帽内壁有螺纹,帽顶是弹性可针刺的塑料,帽顶凹陷在帽内,突出于帽顶右侧壁上有一和水平线垂直的纵向卡口。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易携带轻便多功能的留置针,它适用范围广,穿刺留置成功率高,它可降低留置针的使用成本,易操作防套管阻塞,杜绝了留置失败,从而减轻了病人痛苦,为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长柄二通无折管滚动式阻返流静脉留置针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去两用针栓帽后输液状态示意图。
图3为不去两用针栓帽输液状态示意图。
图4为封管后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艳玲,未经陈艳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06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