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电磁波泄露的分配器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0585.6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6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N·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仪特电子工业(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31504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电磁波 泄露 分配器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配器壳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电磁波泄露的分配器壳体。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分配器壳体为了达到防止电磁波泄露的要求,在壳体内部使用隔离线或者金属粉末来填充缝隙,这种设计工艺复杂,产品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生产和销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缺点,旨在提供一种防止电磁波泄露的分配器壳体。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防止电磁波泄露的分配器壳体,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和内壳形成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内卡接若干紧固点,所述紧固点为长方体,所述紧固点一端卡接在L型结构内,另一端延伸至内壳外。
进一步,所述L型结构与紧固点之间形成空隙。
进一步,所述L型结构内侧设置有倒角。
进一步,所述L型结构内壁为向两侧张开的斜面。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内壳和外壳产生环抱式接触,达到双层屏蔽效果,避免了需要使用金属隔离线或者金属粉末来填充缝隙,大大降低了生产工艺和产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止电磁波泄露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止电磁波泄露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止电磁波泄露的分配器壳体,包括外壳1和内壳2,所述外壳1和内壳2形成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内卡接若干紧固点3,所述紧固点3为长方体,所述紧固点3一端卡接在L型结构内,另一端延伸至内壳2外。
如图2所示,所述L型结构与紧固点3之间形成空隙4使泄露电磁波进行消耗。
如图2所示,所述L型结构内侧设置有倒角5,使泄露电磁波更容易地进入L型结构内。
所述L型结构内壁为向两侧张开的斜面6,使泄露电磁波在斜面6上进行反射。
如图1所示,图中箭头为泄露电磁波的传导方向,当电磁波进入L型结构内,电磁波在斜面和紧固点之间进行反射和消耗,保障了屏蔽效果,本实用新型机构简单、陈本低、不需要特殊屏蔽材料即可达到屏蔽效果,非常适用于非焊接类壳体的屏蔽要求。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仪特电子工业(宁波)有限公司,未经仪特电子工业(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05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电路板与边框的固定设备
- 下一篇:60dB高性能电磁屏蔽方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