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屑泥浆处理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0441.0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6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泉;严宏嘉;李艳;刘亚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充西南石油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6 | 分类号: | E21B2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3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泥浆 处理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基钻屑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钻屑泥浆处理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钻井和完井过程中,大量富含有害化学物质的钻井液和钻屑由于没有得到完善的处理而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同时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钻井钻屑资源化处理是对钻井过程中产生的钻屑的进行回收利用,一来可有效地避免其造成的环境污染,响应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二来可节约材料,降低整个钻井过程中的成本,还可以使钻井现场的保持清洁。
钻屑脱干法是指将钻屑通过专用设备进行脱干处理,使钻屑含油量达到排放标准,脱干后的钻屑经过固化处理后,再采用微生物法、物理法、混合法等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钻屑脱干法是一种钻井岩屑处理工艺,目前通过螺旋输送机和人工转运方式转送钻屑泥浆,转送过程中容易将钻屑泥浆甩出去,造成井场污染,给后续工作带来不便,不利于清洁生产,同时要增加现场工人的忍受,机械化程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钻屑泥浆处理回收装置,解决通过螺旋输送机和人工转运方式转送钻屑泥浆,容易洒落,造成井场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钻屑泥浆处理回收装置,包括进料漏斗、输料管、气固分离器、甩干机、空气压缩机组、离心机,所述输料管的进料端与进料漏斗的出料口相连,进料漏斗还通过输气管与空气压缩机组相连,输料管的出料端连接至气固分离器;
所述气固分离器具有气体出口和固液出口,气固分离器的气体出口通过排气管连接至空气过滤器,气固分离器的固液出口与甩干机相连;
所述甩干机具有固体出口和液体出口,甩干机的固体出口连接出料管,甩干机的液体出口连接至泥浆回收罐,泥浆回收罐与离心机相连;
所述离心机的具有固态出口和液态出口,离心机的液态出口连接至用于贮存泥浆的2#仓。
进一步的是,所述进料漏斗包括漏斗仓、进料漏斗喷嘴、混合器,混合器和漏斗仓相连并且混合器和漏斗仓之间设置进料漏斗阀门,混合器的一端设置进料漏斗喷嘴,进料漏斗喷嘴通过输气管与空气压缩机组相连,混合器的另一端为出料口。
进一步的是,所述输料管上至少设置一个增速器,所述增速器包括壳体和增速器喷嘴, 壳体具有中间小两边大的空腔结构,增速器喷嘴的喷气端穿过壳体固定于壳体的空腔内,增速器喷嘴的进气端上设置增速器阀门再通过输气管与空气压缩机组相连。
当输料管的传输距离大,可以按照需求在输料管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增速器,以提高输料管的传输能力。
进一步的是,所述2#仓内设置有搅拌桨叶。
进一步的是,所述甩干机的固体出口下方还设置出料漏斗,出料漏斗和所述进料漏斗的结构相同,出料漏斗还通过输气管与空气压缩机组相连,出料漏斗的出料口连接出料管。
进一步的是,所述出料管可摆动地连接于出料漏斗的出料口。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加药系统,所述加药系统的出口连接至出料漏斗内。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转浆泵系统,所述转浆泵系统的入口段设置于2#仓内。转浆泵系统将经过离心机处理的泥浆补充至固控系统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通过管道传输替代了人工转运,减轻了工作量,避免了转运过程中钻屑泥浆洒落、污染井场、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第二、通过进料漏斗,配合增速器,采用封闭式压缩空气传输钻屑泥浆,达到了省力、环保、和远距离传输;
第三、通过甩干机工艺流程,有效地回收了钻井液,降低了钻井成本。
第四、通过机械化生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喷射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增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进料漏斗1、漏斗仓11、进料漏斗阀门12、进料漏斗喷嘴13、混合器14、增速器2、壳体21、增速器阀门22、增速器喷嘴23、输料管3、气固分离器41、甩干机42、固体出口43、液体出口44、加药系统45、药品仓46、空气过滤器51、排气管52、空气压缩机组53、输气管54、出料漏斗6、出料管71、转料车72、泥浆回收罐81、离心机82、推车83、滑槽84、2#仓85、转浆泵系统86、1#仓8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充西南石油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充西南石油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04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