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箱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0140.8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3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钟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7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箱 门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箱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主要产生于家庭,近年来已有专业人士提出从垃圾产生源入手解决分类和收集这一难题。在这一呼声中便出现了分格组合式设计的分类桶(箱),即一桶分三格,看来问题似乎得到了解决,然而事与愿违,因为这种设计没有考虑人们的主观意愿,人们在投放垃圾时行为的随意性仍然得不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垃圾分类作为一种群体行为,少数居民的不自觉也会使得多数居民的自觉变得毫无意义,因为公共垃圾收集方式仍然是来者不拒的,因此来看分格组合式垃圾桶的设计实际意义并不大。
目前小区内垃圾桶的结构一般包括桶体和设置在桶体上的活动门板,人们在使用时必须先动手向内推开活动门板以形成开口,然后才能将垃圾对准垃圾袋投入,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使用者往往不愿用手直接碰触活动门板,而是用垃圾推碰门板,因而门板及其周围部分极易受到污染,特别在投入的垃圾又被返回门板推翻以致掉落桶外时,更使环境污浊不堪、蚊蝇滋生,令后来者望而却步进一步随意抛弃垃圾,因此可以说这种完全手动式的活动门板是引发上述问题的根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垃圾箱门控制装置,能够自动开启或关闭垃圾箱上的垃圾注入口,使用者无须接触活动门,因此能有效防止粘附在活动门上的各种细菌、病菌通过人手传播,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不会污染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垃圾箱门控制装置,所述垃圾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上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垃圾注入口,在所述盖板底部设有控制注入口自动开启或关闭的活动门结构;所述活动门结构包括磁卡感应器、电磁铁、绝缘滑杆、绝缘套管、弹簧和封口板;所述绝缘滑杆一端连接在绝缘套管内,所述电磁铁有两组,其中一个设置绝缘滑杆上,另一个设置在绝缘套管上;所述封口板连接在绝缘套管端部,所述弹簧处于封口板与电磁铁之间;所述磁卡感应器得到磁卡信号后,控制电磁铁通电,实现封口板开启或关闭垃圾注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箱体上方还设有遮雨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箱体内分有A、B、C三类垃圾格体。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箱门控制装置,人们在投放垃圾时,通过刷入磁卡,该磁卡与市政部门的垃圾处理费信息绑定,每刷入一次磁卡,并将相应垃圾进行分类后,磁卡感应器得到磁卡信号后,垃圾处理费信息计数积分,所得积分可用于冲抵垃圾处理费,与此同时,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效应,在磁力作用下设置在绝缘套管上的电磁铁拉动绝缘套管沿绝缘滑杆向另一电磁铁方向移动,绝缘套管拉封口板离开注入口,实现垃圾注入口的开启,10秒后电源切断,封口板在弹簧弹力作用下返回原位,实现垃圾注入口的关闭,全程自动化控制开启或关闭垃圾注入口,使用者无须接触活动门,因此能有效防止粘附在活动门上的各种细菌、病菌通过人手传播,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不会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箱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箱门控制装置将注入口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盖板;2、注入口;11、电磁铁;12、绝缘滑杆;13、绝缘套管;14、弹簧;15、封口板;16、磁卡感应器;17、遮阳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科技学院,未经湖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01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