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触摸与震动感应鼠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9007.0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0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林希晨;汤奕恩;林荣启;欧阳湘杰;郭志伟;武晓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希晨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摸 震动 感应 鼠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摸与震动感应鼠标,属于电脑外围控制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今,无线鼠标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无线鼠标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耗电,通常一节电池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要更换,在电池没有电的时候,给鼠标的应用带了很大的不便。即使现在有很多的节能措施,但仍旧满足不了广大用户的节能需求。
大部分无线鼠标都设计的有开关,在鼠标不用的时候关闭开关可以节约电能,但是反复开关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为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触摸与震动感应鼠标,意在减少鼠标能耗。在鼠标不使用的情况下,自动关闭鼠标电源,在使用鼠标的时候,自动开启电源,从而达到自动节约能耗的目的,具有使用方便的好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摸与震动感应鼠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触摸与震动感应鼠标,包括:本发明包括鼠标外壳、触摸金属片、压电陶瓷片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触摸金属片安装于鼠标外壳易于触碰处,压电陶瓷片安装于鼠标底部,触摸金属片和压电陶瓷片均与鼠标内部的控制电路相连;所述控制电路能够在使用者触碰鼠标并触摸金属片时自动打开鼠标,在使用者不触碰鼠标一段时间后自动关闭鼠标,达到节约无线鼠标电能的目的。
触摸金属片安装于鼠标外壳易于触碰处;压电陶瓷片安装于鼠标底部;触摸金属片和压电陶瓷片均与鼠标内部的控制电路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这种无线鼠标,用户在操作的时候使用鼠标电能,在不操作的时候,过段时间鼠标会自动断电,关闭无线鼠标,防止人们在不操作的时候忘记关闭电源的事件发生,从而达到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节约无线鼠标电能的目的,具有省时、省力、省心,使用方便,容易操作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触摸与震动感应鼠标的结构图。
图2为一种触摸与震动感应鼠标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2中,1—触摸金属片,2—鼠标外壳,3—压电陶瓷片,4—控制电路。
触摸金属片1镶嵌于鼠标外壳2表面,处于用户在使用鼠标时容易触摸到的位置,同时与鼠标外壳2内部的控制电路4相连。压电陶瓷片3安装于鼠标外壳2底部,也与鼠标外壳2内部的控制电路4相连。
触摸金属片1与控制电路4的接线端子K1、K2相连,压电陶瓷片3与控制电路的接线端子K3、K4相连,R11为鼠标工作部分的实际电路。
控制电路4使用了两组电压比较器COMP1A与电压比较器COMP1B。与电压比较器COMP1A同相输入端相连的是压电陶瓷片3与电阻R1。与COMP1A反相输入端相连的是可变电阻R2,用于调节检测振动的灵敏度,即振动的强度。当足够强的振动经压电陶瓷片3转为电信号时,接线端子K3、K4间产生电压,电压比较器COMP1A同相输入端电压比反相输入端电压高,电压比较器COMP1A输出端电压变为高电平,当没有振动时电压比较器COMP1A输出端为低电平。与电压比较器COMP1B同相输入端相连的是触摸金属片1的一端K2与电阻R4。与电压比较器COMP1B反相输入端相连的是电阻R5与电阻R6。当使用者没有同时触碰触摸金属片1时,相当于接线端子K1与K2没有导通,电压比较器COMP1B同相输入端的电压比反相输入端电压低,COMP1B输出端为低电平。当使用者触碰触摸金属片时,相当于接线端子K1与K2导通,电压比较器COMP1B同相输入端电压上升,使COMP1B输出端为高电平。
电压比较器COMP1A与电压比较器COMP1B的输出端连接至三极管T1、T2和电阻R9构成的与门的输入端。在检测到振动和触摸时,与门的两个输入端均为高电平,与门输出高电平,通过二极管D1为电容C1充电。当两者有一者不为高电平时,与门输出端为低电平,二极管D1防止与门输出低电平时电容C1通过与门放电。电容C1与可变电阻R10组成RC延时电路,延时的时间可由R10调整。电容C1充电后,三极管T3导通,鼠标开始工作,在没有检测到振动和触摸时,与门输出低电平,电容C1经电阻R10放电直至其两端电压为0,三极管T3基极电压逐渐下降,当基极电压低于三极管的导通电压时三极管截止,鼠标停止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希晨;,未经林希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90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