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玻璃升降器的开关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58813.6 | 申请日: | 2015-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7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云义 |
| 主分类号: | E05F15/689 | 分类号: | E05F15/689 |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王阿宝 |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玻璃 升降 开关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玻璃升降器,确切的说是汽车玻璃升降器的开关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升降器是汽车门窗玻璃的升降装置,玻璃升降器主要包括控制装置,以及连接车窗玻璃和控制装置的联动机构,联动机构装在车门内,根据控制装置的不同,玻璃升降器主要分电动玻璃升降器与手动玻璃升降器两大类。
手动玻璃升降器为摇把式,现多见于出租车,货车等车型内,通过摇动摇把实现控制。电动玻璃升降器为按钮式的电动升降方式,电动玻璃升降器的控制装置(开关控制装置)主要包括有升降电机、减速器以及电控开关组件,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与联动机构连接,电控开关组件与控制升降电机电连接,用于控制升降电机动作,电控开关组件包括控制电路板和各个功能开关。现有轿车内电动玻璃升降器,均为车辆在出厂时,已经配套,在轿车的车门内侧具有扶手,开关控制装置安装在扶手内,开关控制装置的各个控制开关安装在扶手面板上,方便操作。
针对大部分货车车型,车辆出厂时,多为摇把式的手摇式升降方式,车门内侧并没有相应扶手。为使用方便,很多司机都希望将摇把式改装成电动式;但目前市场上,并没有专门针对传统摇把式改装成电动式产品;由于手摇式玻璃升降器其摇把插装在联动机构的伸出轴上,而现有电动玻璃升降器的控制装置,其减速器输出的部分也为轴(动力输出件,直接与玻璃升降器的联动机构联动连接),无法匹配;在改装时,往往需要同时更换升降器的联动机构,并加装扶手,以方便控制装置的装配。改装的难度大,成本高,以及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门针对手动玻璃升降器改手动玻璃升降器使用的开关控制装置,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有效降低改装难度和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的开关控制装置,包括有电机组件以及控制开关组件,电机组件包括有驱动电机和减速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器连接,减速器的输出端设有动力输出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外壳,外壳包括有上盖和底板,底板盖设在上盖上并形成装配腔,驱动电机和减速器固定安装在装配腔内,所述上盖一侧壁上设有开关安装面板,控制开关组件安装在开关安装面板上,所述减速器上动力输出件包括有管状的插装轴套,插装轴套具有插装孔,插装轴套的插装孔外露于外壳,插装孔内圆周壁上设有花键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带外壳,实现开关控制装置模块化,方便开关控制装置直接固定在车门上,方便改装,同时减速器上动力输出件上带插装轴套,插装轴套的插装孔内圆周壁上设有花键齿,改装时,将摇把从原联动机构的伸出轴上直接拔除,将减速器上插装轴套插装上,即可实现动力传递,再将开关组件中各控制开关线路接好,完成手动改电动;即拆即装,无需更换原有手动玻璃升降器的联动机构以及配备扶手,大大降低改装成本和改装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组件安装在底板上,底板上开设有定位窗口,以及与减速器上插装轴套位置对应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进一步结构设计,改装时,将电机组件安装在底板上预先装配好,将底板放置在车门的相应位置,使得减速器上插装轴套与联动机构上伸出轴插装到位,并在车门上沿着底板上定位窗口轮廓标记出位置,该位置内用于在车门上开设穿线孔,形成的轮廓线,便于找准位置,进一步方便改装操作,定位窗口的开设,同时可节省底板的材料,降低成本,也可供导线穿过。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与电机组件之间设有支撑套柱,电机组件的减速器上设有螺钉孔,底板上设有与螺钉孔位置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底板的安装孔内插设有锁紧螺钉,锁紧螺钉的螺柱一端穿过安装孔并螺纹旋配在减速器的螺钉孔内,所述支撑套柱套装在锁紧螺钉的螺栓上,支撑套柱一端抵接在底板上,支撑套柱另一端抵接在减速器上,底板与电机组件经支撑套柱构成间隔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进一步结构设计下,使得电机组件的电机散热性能更好,同时锁紧螺钉上套支撑套柱,延长锁紧螺钉的螺栓长度,使得锁紧更为可靠。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上对应驱动电机位置开始有散热窗口,散热窗口与定位窗口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再进一步结构设计下,进一步提高驱动电机的散热性能,同时可节省底板的材料,降低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云义,未经李云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88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