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弯玻璃钢化生产用冷却装置的升降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58739.8 | 申请日: | 2015-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7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 发明(设计)人: | 曹明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北玻玻璃技术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B27/044 | 分类号: | C03B27/044 |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王学鹏 |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钢 化生 冷却 装置 升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 弯玻璃钢化生产用冷却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弯玻璃钢化生产用冷却装置的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在弯玻璃钢化生产工艺中,由于玻璃在钢化冷却后,玻璃的温度还很高(高达400-500°C),还需要一个继续冷却到可以储存和运输的温度(40°C左右)的过程。在现有技术中,往往采用随炉冷却的方式进行进一步地冷却,但是由于从钢化后温度冷却到可储存温度需要的时间较长,从而造成整个钢化玻璃生产的周期较长,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较高。
也有一些企业采用轴流风机提供压缩空气的方法对钢化后的弯玻璃进行冷却,具体方式是将轴流风机放置于下片台后侧面对弯玻璃进行吹凉,使用该方法不仅造成弯玻璃的冷却不均匀,产品质量不佳,而且能耗大,生产效率低,另外生产时轴流风机产生的压缩空气容易直接吹在操作人员的身体上,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独立的弯玻璃钢化生产用冷却装置成为提高钢化弯玻璃冷却效率和生产质量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弯玻璃钢化生产用冷却装置的升降机构,可应用于独立的弯玻璃钢化生产用冷却装置中,对冷却装置中的上风栅总成进行高低位置调节,从而可提高整个冷却装置的冷却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弯玻璃钢化生产用冷却装置的升降机构,包括机架,在机架的底部设有一个带电机的减速机,所述的减速机设有双输出轴,在双输出轴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减速机输出传动轴Ⅰ和减速机输出传动轴Ⅱ,所述的减速机输出传动轴Ⅰ和减速机输出传动轴Ⅱ分别通过设在其另一端的一个主动锥齿轮将动力传递给与减速机的输出轴相垂直的相应的第一传动轴,所述的第一传动轴通过联轴器将动力传递给相应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的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均设有一个升降机构主动链轮,在机架上方相应的位置设置有升降机构从动链轮,在所述两链轮上绕设有环形的升降链条,所述的升降链条上连接有上风栅总成。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上风删总成上设有用于连接下风栅总成的下风删提吊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升降机构从动链轮通过一个上支座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的上支座设有一个竖直的导向套筒Ⅰ,在机架上与上支座位置相应的下部设有下支座,所述的下支座设有导向套筒Ⅱ,所述的上风栅总成上相应设有导向柱,所述的导向柱在相应的导向套筒Ⅰ和导向套筒Ⅱ的导向下运动,所述的导向柱在上支座和下支座之间的部分通过一个提环与相应的升降链条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导向套筒Ⅰ和所述的导向柱之间还设有衬套,在所述的衬套的内圆周上设有环形的油槽,在导向套筒Ⅰ上对应油槽的位置设有用于向油槽注入润滑油的油口,油口上设有油杯。
进一步地,所述的升降链条设有螺旋调节副,所述的螺旋调节副包括一个长螺母和与长螺母两端分别螺纹连接的两个带孔螺柱,所述长螺母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的两个带孔螺柱分别通过设在其上的孔与升降链条相连接。
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采用同一台带电机的减速机进行驱动,上风栅总成在导向柱和相应导向筒的导向下进行升降,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可保证升降平稳,从而为弯玻璃的冷却效率和生产质量提供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转向图。
图3为图1中上支座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中,1、升降机构主动链轮,2、第一传动轴,3、联轴器,4、带底座的外球面球轴承Ⅰ,6、第二传动轴,7、主动锥齿轮,8、被动锥齿轮,9、减速机输出传动轴Ⅰ,10、减速机座,11、减速机,12、减速机输出传动轴Ⅱ,13、导柱节臂,14、升降导柱,15、升降机构从动链轮,16、上支座,17、提环,18、下支座,19、调整螺旋副,20、升降链条,21、防尘压盖,22、防尘粘圈,23、衬套,24、油杯,25、机架,26、上风栅总成,27、下风栅总成,28、行程开关撞架,29、下风栅提吊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具体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北玻玻璃技术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北玻玻璃技术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87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晶玻璃面板薄化用发泡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玻璃钢化机组的平风栅进风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