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TD-LTE的OPC数据采集与监控智能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8716.7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8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彭云建;康文雄;田森平;龙祖明;周红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td lte opc 数据 采集 监控 智能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采集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TD-LTE的OPC数据采集与监控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利用各类远程智能监控技术实现工业系统或生产过程的信息集成,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与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结合水平,不仅能够极大限度提高生产效率,而且为智能监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领域。
远程数据采集与监控终端是智能监控系统的基础设备,目前主要以嵌入式系统应用为主,实现了控制单元、I/O输入单元、数据采集单元、GPIO单元以及通讯单元(以太网、GPRS、串口等)等一体化集成,进行实时数据处理和控制。现有终端技术的主要缺陷在于:(1)数据远程传送以有线网络通信为主,系统部署不太方便,工程建设与维护成本较高,而采用GPRS等移动接入技术,数据传输能力较低,可靠性较差,时延较长,不能满足大量数据的实时传送要求;(2)监控数据协议的开放性、兼容性较差,监控系统对底层采集设备的依赖性很强,难以适应大规模监控与信息管理系统的集成。(3)数据终端以本地数据采集为主,绑定数据转发功能,应用结构过于简单,仅适应静态配置的监控网络,扩展性比较差。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基于TD-LTE移动接入,建立一种OPC数据采集与监控的智能终端技术,满足新一代智能监控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集成的功能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基于TD-LTE的OPC数据采集与监控智能终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TD-LTE的OPC数据采集与监控智能终端,包括TD-LTE通信管理模块、OPC数据服务端、OPC客户端和访问控制模块,所述的TD-LTE通信管理模块实现对终端采用的通信方式及其参数、数据协议等进行配置与管理,建立TD-LTE宽带无线接入与TCP/IP动态IP的映射,支持OPC数据服务端和OPC客户端通过存根(Stub)/代理(Proxy)的动态组网;所述的OPC客户端通过远程代理与OPC数据服务端的COM/DCOM组件建立数据交换连接,或者通过本地COM链接库与本机OPC服务建立数据交换连接;所述的OPC客户端以同步或异步方式发出数据请求,根据OPC远程数据交换的数据结构和协议(数据类型、数据长度、刷新周期),设置数据采集对象、范围和参数,刷新数据,并将获取的远程数据写入本地OPC服务的数据缓存区,或者转发到其他远程OPC数据服务端;所述的OPC数据服务端配置本地数据缓存方式、存储资源分配和数据访问接口参数,对本地数据采集端口通过设备驱动实时刷新各节点数据,管理数据访问的客户端,建立实时数据库(RTDB)的数据存取方式和数据应用模型参数配置;所述的访问控制模块在COM/DCOM远程调用控制的基础上,建立数据访问的权限控制,通过OPC数据服务端存根和客户端代理的数据访问接口设置数据权限,实现采集数据在不同应用下安全性和一致性。
所述的远程数据,其传送和交换采用TD-LTE移动通信技术和动态域名方法实现智能终端之间的C/S连接。
所述的远程数据的传送和交换,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S1.建立监控域通信子网参数服务器,智能终端的OPC数据服务端通过拨号sim卡注册到TD-LTE网,将本机服务名称、SIM/USIM卡号、动态IP地址、服务端口号等参数绑定,以XML文件格式发送到通信子网参数服务器,并在线刷新,实现控制域所有数据采集服务端的移动接入访问参数实时获取;
S2.智能终端上的OPC客户端直接以IP地址和HTTP方式访问通信子网参数服务器,获得要访问的远程服务终端网络连接参数,从而通过TD-LTE移动接入,实现与目标服务端的远程COM/DCOM调用与数据访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87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