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性笔笔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58468.6 | 申请日: | 2015-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1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 发明(设计)人: | 白惟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惟中 |
| 主分类号: | B43K5/02 | 分类号: | B43K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8 | 代理人: | 林柳岑;何尤玉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性 笔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性笔笔头,尤指一种适用市售墨囊供应墨水的水性笔。
背景技术
现有水性笔以供墨装置区分,大致可以分为一次性水性笔以及墨囊式水性笔,其中,一次性水性笔是直接于笔杆当中填充墨水,当墨水使用完毕随即丢弃,造成资源及经济的浪费。
而墨囊式水性笔,其笔头适用于钢笔笔头或者钢珠笔笔头。在笔头制造过程中,钢笔笔头的笔尖片必须和笔舌精准对位,才能让墨水顺利从笔舌流至笔尖片,以免书写过程中墨水中断、墨水溢漏的现象发生,因此不易制造导致成本过高。钢珠笔笔头的结构亦有金属加工精细、复杂,使其制造成本居高不下的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现有水性笔笔头的缺失,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更换墨囊、便于制造、并且可以保持供墨顺畅的水性笔的笔头结构。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性笔笔头包括:
一插接套管,其内部具有一朝下开口的容槽,插接套管顶部具有朝上突出的插接管,该插接管呈中空状并与容槽相通;
一引流中管,其由下而上依序设有一头部、一插置部及一导柱,所述插置部及导柱是分别套设于插接套管的容槽、插接管当中,插置部内部设有一朝下开口的笔芯容槽,并且插置部周壁上设有多数个呈环形凹入的蓄墨槽,以及一纵向延伸并且连通各蓄墨槽的渗墨细槽,该渗墨细槽并且连通导柱以及笔芯容槽,另于蓄墨槽周壁与容槽之间至少设有一可以引入外部空气的通气结构;
一笔芯,是安装于笔芯容槽内,并且局部突出于头部底面,该笔芯是具有弹性及硬度的纤维/亚克力纤维制成。
优选的,所述的通气结构是设于蓄墨槽外周壁上,呈凹入状并且与各蓄墨槽连通的通气槽。
优选的,所述的通气结构是设于渗墨细槽邻近头部该端,呈径向延伸并且连通渗墨细槽与笔芯容槽的导气孔。
实施上述技术手段之后,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的具体效益为:
1.本实用新型是通过插接套管的插接管与墨囊插接,当使用完毕,只要更换墨囊即可继续使用,不仅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亦可以节省消费者的经济支出。
2.笔芯具有硬度及弹性而便于制造,可以改善钢笔笔头以及钢珠笔笔头不易制造的缺失,有效降低成本。
3.引流中管上的蓄墨槽以及至少一个可以引入外部空气的通气结构,使本实用新型可以保持持续不间断地供墨,具有不断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组合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引流中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引流中管的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引流中管的平面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笔芯实施例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笔芯实施例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性笔笔头包含一中空的插接套管40、一穿置套设于插接套管40内的引流中管50、一局部穿置设于引流中管50内并且局部突出于引流中管50的笔芯60,其中该插接套管40为内部具有一容槽400的中空管体,顶部设有一衔接端41,从而衔接一笔杆,优选的,该衔接端41具有一段外螺纹。另于该衔接端41中间设有一朝上突出的插接管42,该插接管42为中空状并且与所述容槽400相通,该插接管42可刺破墨囊的封口并供墨囊插接固定。
请参阅图2A、2B及图3所示,引流中管50由下而上依序包括一头部51、一插置部52、以及一导柱53,另于头部51该端设有一朝下开口并朝内部轴向延伸的笔芯容槽59,该插置部52、导柱53分别插置于图1所示的容槽400、及插接管42当中,而头部51则是突出于插接套管40底部,该插置部52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呈环形凹入的蓄墨槽54以及一纵向延伸且连通各蓄墨槽54以及插接管42的渗墨细槽55,该渗墨细槽55并连通笔芯容槽59,另于导柱53上设有一连通顶部以及渗墨细槽55的导墨槽56,该导墨槽56的宽度大于渗墨细槽55,以提供导墨及蓄墨功能。而渗墨细槽55邻近头部51该端连通一径向延伸并与笔芯容槽59连通的导气孔57,另于插置部52的外周壁上,设有一凹入状且呈轴向延伸而与各蓄墨槽54相通的通气槽58,该通气槽58及导气孔57的设置均是为了使外部空气得以流入,以平衡内部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惟中,未经白惟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84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防止粉笔折断的粉笔套
- 下一篇:一种阅读用抽杆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