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滴形活塞环岸冒口的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8347.1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0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元;叶敏;裴陈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雅德帝伯活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46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滴 活塞环 冒口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塞铸造质量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水滴形活塞环岸冒口的工装。
背景技术
铝合金活塞重力铸造方式主要有两种:倒立型(铸造时活塞头部朝下)和正立型(铸造时头部朝上),两种铸造方式各有千秋,倒立型优点是生产方式简便,成本低,缺点是活塞环岸部位易出现铸孔,正立型工艺复杂,成本高,效率快;而倒立型活塞重力铸造铝水主要集中在活塞下面的头部,凝固时需要保证其有充分的补缩量,活塞环岸处的冒口形状原来的设计为直条形状,倒立型铸造不良率平均为2%,其中环岸部位铸孔不良为1.2%,占总不良的60%,可见直条形状设计不能使其有充分的补缩量,生产的产品由于有铸孔下工序不能使用,不能满足生产和质量需求,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极大的减少活塞环岸部位铸孔不良的水滴形活塞环岸冒口的加工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滴形活塞环岸冒口的加工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活塞模具外型的底座,该底座顶面设有龙门型支撑架,该支撑架横梁上开设有用于通过连杆的通孔,该连杆的上端设置有手柄,连杆的下端连接有水滴形压块,所述底座侧边设置有定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块为L型弹簧卡片,该L型弹簧卡片顶端设置有用于紧定活塞模具外型的紧定螺钉。
优选地,所述水滴形压块水平设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进行压制冒口时,将活塞模具外型放在底座上,被压部位冒口置于水滴形压块正下方,冒口中填充冒口泥,下压手柄使水滴形压块压在冒口上,静置定型即可;在放置活塞模具外型时,可使用定位块进行快速定位,提高工作效率,定位块优选为一种带有紧定螺钉的L型弹簧卡片,可对放置在底座上的活塞模具外型进行夹紧定位,并可快速拆卸,方便可靠。
由以上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加工装置进行活塞环岸冒口加工,可将原直条状冒口形状变成水滴形状冒口,活塞环岸部位的铸孔不良改善明显,不良率由1.2%下降到0.5%以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需求和质量要求,保证了活塞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该图为了显示通孔的位置,将连杆、手柄及水滴形压块去除。
图中:1、底座,2、支撑架,21、通孔,3、连杆,4、手柄,5、水滴形压块,6、定位块,61、L型弹簧卡片,62、紧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滴形活塞环岸冒口的加工装置,用于对活塞环岸冒口进行水滴形状变化,通过水滴形压块压制活塞环岸冒口,从而得到水滴形状冒口,改善活塞环岸部位的铸孔不良现象,极大地提高了生产需求和质量要求,保证了活塞的品质。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加工装置由底座1、支撑架2构成的支撑部件以及水滴形压块5组成,其中水滴形压块通过连杆3连接,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手柄4。所述支撑架为一种龙门型结构,其两侧支脚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两边,并通过螺丝进行固定,该支撑架横梁上开设有用于通过所述连杆的通孔21。
为了对活塞模具外型进行快速安装定位,在底座侧边设置有定位块6,定位块优选为L型弹簧卡片61,该L型弹簧卡片顶端设置有用于紧定活塞模具外型的紧定螺钉62。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雅德帝伯活塞有限公司,未经安庆雅德帝伯活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83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球的生产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轴承套圈锻造热切的下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