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电动注油锥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57626.6 | 申请日: | 2015-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7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英 |
| 主分类号: | F16N5/00 | 分类号: | F16N5/00 |
| 代理公司: | 鞍山大千专利事务所 21110 | 代理人: | 聂振峡 |
| 地址: | 1142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电动 注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为各种机动车、机械设备注油的专用工具,特别涉及一种螺旋电动注油锥。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在现有技术中为各种机动车、机械设备注油传统采用手动式注油器或气动式注油器,手动式注油器其功率小、劳动强度大,气动式注油器存在:设备庞大、不便于携带、使用费时费力,还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存在的缺陷,目的是为解决给各种机动车、机械设备注油,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性好、功率大、便于携带、使用省时省力的螺旋电动注油锥。
本实用新型螺旋电动注油锥内容简述:
本实用新型螺旋电动注油锥,其特征在于:采用便携手提式螺旋电动注油锥和卧式螺旋电动注油锥两种结构方式构成;是由:出油孔、外罩、螺旋叶片、螺旋轴、电机输出轴、电机、把手、电源开关、压缩弹簧、储油缸、出油管、底座、给油压板、缸体上盖、丝杠和压油轮组成,便携手提式螺旋电动注油锥,在外罩内设有:螺旋叶片和电机,螺旋叶片设置在螺旋轴上,螺旋叶片通过螺旋轴与电机的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外罩的端部设有出油孔,把手与外罩连接,在把手上设有电源开关;储油缸设置在外罩的上部,在储油缸内设有压缩弹簧,出油管的一端与储油缸连接,出油管的另一端与外罩连接;卧式螺旋电动注油锥的储油缸内设有给油压板,丝杠的一端穿过缸体上盖与给油压板固定连接,丝杠的另一端设有压油轮与丝杠螺纹连接,在外罩的底部设有底座。
本实用新型螺旋电动注油锥,解决了给各种机动车、机械设备注油,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好、功率大、便于携带、使用省时省力、寿命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便携手提式螺旋电动注油锥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卧式螺旋电动注油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出油孔、2是外罩、3是螺旋叶片、4是螺旋轴、5是电机输出轴、6是电机、7是把手、8是电源开关、9是压缩弹簧、10是储油缸、11是出油管、12是底座、13是给油压板、14是缸体上盖、15是丝杠、16是压油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螺旋电动注油锥是这样实现的,采用便携手提式螺旋电动注油锥和卧式螺旋电动注油锥两种结构方式构成,下面结合附图做具体说明。
见图1,本实用新型螺旋电动注油锥,由便携手提式螺旋电动注油锥和卧式螺旋电动注油锥两种结构方式构成;便携手提式螺旋电动注油锥是由:出油孔1、外罩2、螺旋叶片3、螺旋轴4、电机输出轴5、电机6、把手7、电源开关8、压缩弹簧9、储油缸10和出油管11组成,在外罩2内设有:螺旋叶片3和电机6,螺旋叶片3设置在螺旋轴4上,螺旋叶片3通过螺旋轴4与电机6的电机输出轴5传动连接,外罩2的端部设有出油孔1,把手7与外罩2连接,在把手7上设有电源开关8;储油缸10设置在外罩2的上部,在储油缸10内设有压缩弹簧9,出油管11的一端与储油缸10连接,出油管11的另一端与外罩2连接。
见图2,卧式螺旋电动注油锥,是由:出油孔1、外罩2、螺旋叶片3、螺旋轴4、电机输出轴5、电机6、把手7、电源开关8、储油缸10、出油管11、底座12、给油压板13、缸体上盖14、丝杠15和压油轮16组成,在外罩2内设有:螺旋叶片3和电机6,螺旋叶片3设置在螺旋轴4上,螺旋叶片3通过螺旋轴4与电机6的电机输出轴5传动连接,外罩2的端部设有出油孔1,把手7与外罩2连接,在把手7上设有电源开关8;储油缸10设置在外罩2的上部,在储油缸10内设有给油压板13,丝杠15的一端穿过缸体上盖14与给油压板13固定连接,丝杠15的另一端设有压油轮16与丝杠15螺纹连接,出油管11的一端与储油缸10连接,出油管11的另一端与外罩2连接,在外罩2的底部设有底座12。
本实用新型螺旋电动注油锥,合理地改进了注油器结构,解决了给各种机动车、机械设备注油,当按下电源开关启动电源后,电机带动螺旋轴转动使螺旋叶片旋转,在电机的带动下使储油缸内的润滑脂经过出油管后再通过出油孔注入需要润滑的设备内,电机可采用3种配套动力:直流电220V、充电式220V及电瓶式12V,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好、功率大、便于携带、使用省时省力、寿命长的特点,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英,未经李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76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筛分式粉磨机定时自动润滑装置
- 下一篇:吊装投影机的通用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