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风空调送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7345.0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8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杜秀拴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德舜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53 | 分类号: | F24F11/053;F24F1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支文彬 |
地址: | 27207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风 空调 送风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空调送风系统。
背景技术
通风空调送风系统中,其利用鼓风机将外部环境中的空气送入室内,但是当冬天空气冷时,其送入室内的空气温度低于室内温度,当夏天空气热时,其送入室内的空气温度高于室内温度,因此会增加空调系统制冷或制热时的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根据室外温度调整送风温度的通风空调送风系统。
本实用新型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通风空调送风系统,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圆形容腔、沿容腔切线方向设置于壳体上的进风管、连接于进风管的鼓风机、分别设置于壳体两端的出风管Ⅰ和出风管Ⅱ、设置于出风管Ⅰ和出风管Ⅱ内且分别与容腔连通的出风孔Ⅰ和出风孔Ⅱ,所述出风孔Ⅰ和出风孔Ⅱ分别与送风管Ⅰ与送风管Ⅱ相连接,所述送风管Ⅰ与送风管Ⅱ分别连接于换向阀Ⅰ和换向阀Ⅱ的输入口,所述换向阀Ⅰ和换向阀Ⅱ的一输出口与入风管17连接于三通,所述入风管的出口端设置于室内,所述换向阀Ⅰ和换向阀Ⅱ的另一输出口分别连接有排风管Ⅰ和排风管Ⅱ,所述出风管Ⅱ的头端内部设置有圆锥形的风阀,所述风阀与出风孔Ⅱ之间留有间隙。
为了实现调整冷风气流和热风气流的流量,还包括设置于风阀后方的螺杆、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出风管Ⅱ上的螺母、安装于出风管Ⅱ上的电机以及分别安装于螺母以及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Ⅰ以及齿轮Ⅱ,所述螺母旋合于螺杆上,所述齿轮Ⅰ与齿轮Ⅱ相啮合。
为了实现自动变化空调送风系统的送风温度,还包括分别设置于室外和室内的温度传感器Ⅰ以及温度传感器Ⅱ,所述温度传感器Ⅰ以及温度传感器Ⅱ经控制器连接于换向阀Ⅰ和换向阀Ⅱ。
为了防止风阀旋转时发生脱落,上述螺杆尾端设置有向外凸起的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鼓风机吹出的风经进风管进入容腔,由于进风管与容腔相切,因此气流在容腔中形成涡流,涡流的旋转角速度愈靠近中心位置愈大,由于角速度不同,在自由涡流的层与层之间就产生了摩擦。中心位置的气流速度最大,摩擦结果是将能量传递给外层角速度较低的气流,中心层位置的气流失去能量,动能降低,速度降低,温度降低。冷风经风阀反射后通过出风管Ⅰ输出,而热风通过风阀与出风孔Ⅱ之间的间隙排出,当室外温度高时,换向阀Ⅰ和换向阀Ⅱ动作,从而将冷风从送风管Ⅰ经入风管送入室内,而热风通过排风管Ⅱ排出到室外环境。当室外温度低时,换向阀Ⅰ和换向阀Ⅱ动作,从而将热风从送风管Ⅱ经入风管送入室内,而冷风通过排风管Ⅰ排出到室外。从而有效确保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的差值,降低了空调系统的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风阀调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进风管与壳体连接部位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鼓风机 2.壳体 3.出风管Ⅰ 4.出风管Ⅱ 5.进风管 6.容腔 7.出风孔Ⅰ 8.出风孔Ⅱ 9.风阀 10.送风管Ⅰ 11.送风管Ⅱ 12.换向阀Ⅰ 13.换向阀Ⅱ 14.排风管Ⅰ 15.排风管Ⅱ 16.三通 17.入风管 18.温度传感器Ⅰ 19.温度传感器Ⅱ 20.螺杆 21.轴承 22.螺母 23.齿轮Ⅰ 24.电机 25.齿轮Ⅱ 26.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德舜人工环境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德舜人工环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73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RDS柔性纤维型布风管系统
- 下一篇:智能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