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取暖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57320.0 | 申请日: | 2015-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4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 发明(设计)人: | 邓雨;邓兆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雨 |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F24D19/10;F24D19/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张鹏 |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暖设备。
背景技术
取暖器即一种供热设备,常用于较冷环境中供热。当下,最常见的取暖器为电取暖器,是以电为能源进行加热供暖的取暖设备。通常地,为了使电取暖器更快地的将周围环境升温,常采用两种方式来实现:一、加大电暖器功率,提升发热温度;二、采用散热片以提升散热效率。但是,第一种方式通过提升发热温度,人们在取暖的时候存在安全较大的安全隐患;第二种方式虽比较安全,但是市面上散热片的结构设计使得其散热不太均匀、散热效果不佳。
现有的,公开号201575523U、公开日为2010年9月8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柱状电取暖器,包括散热壳体和容置于其内的发热体,以及底座,尤其是,所述散热壳体系金属材质,外表面布满散热翅片或呈波浪状起伏,整体外观为细长柱状,内表面光滑、平整,所述散热壳体直立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该实用新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般取暖器散热面积较小、散热效果不佳导致影响取暖器寿命的问题,但其散热壳体用铝合金切削加工或精密铸造而成,当某个部分受损以后,直接影响整个散热壳体的散热效果,不利于取暖器拆卸维修,且其安装不够灵活。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结构,用以解决现有取暖器结构不利于拆卸维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取暖器,其包括散热壳体和底座,散热壳体包括有散热壳体顶端及底端,散热壳体底端装设于底座上;所述散热壳体包括多组散热块,每组散热块为可拆分单元,且其横截面呈有分枝的枝干状;所述多组散热块组合围成有第一空心柱体;可拆分单元包括多个拆分单元,多个拆分单元组合围成有第二空心柱体。
优选地:所述可拆分单元包括有第一拆分单元和第二拆分单元;第一拆分单元包括第一分枝部和第一连接部,第二拆分单元包括第二分枝部和第二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可拆分单元横截面包括有十二个辐条,且在辐条上设有分枝;
第一拆分单元包括有均匀布设的五个散热辐条,散热辐条上均设有两个分枝,为第一分枝部;五个散热辐条两侧设有第一连接辐条,为第一连接部;第一分枝部与第一连接部两者整体连接;
第二拆分单元包括有均匀布设的五个散热辐条,散热辐条上均设有两个分枝,且第二拆分单元五个散热辐条上的分枝相互连接,为第二分枝部;五个散热辐条两侧设有第二连接辐条,为第二连接部;第二分枝部与第二连接部两者整体连接;
第一拆分单元与第二拆分单元经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呈两个辐条。
优选地:所述散热壳体有八组散热块,对应为八个可拆分单元;八个可拆分单元各自的第一拆分单元围成有第一空心柱体;八个可拆分单元各自的第二拆分单元组合围成有第二空心柱体。
优选地:所述取暖器还包括发热体,发热体设于底座中;
所述多组散热块对应装设在底座上;所述发热体置于底座中,且底座上还设有预留孔;所述底座可为包括多个底座单元的底座。
优选地:所述第二空心柱体中设有导热棒,该导热棒装设于预留孔中且固定。导热棒导热,间接散热,取暖更安全,多组散热块对应多个底座单元,可独立控制,提高灵活性。
优选地:所述发热体为陶瓷加热块,且在每个底座中设有两个陶瓷加热块。
优选地:所述散热壳体顶端上设有多孔的散热盖,且散热盖中部设有通孔。多孔散热盖利于散热。
优选地:所述底座中设有控制模块,且散热壳体上设有显示屏;控制模块、显示屏和发热体三者间电性导通连接。
优选地:所述散热壳体顶端上还设有置物支架。市场上的取暖器一般在冬季使用,夏季找地搁置不易,置物支架上可以放置鱼缸或是盆景等,可以装饰环境,增强实用性。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散热壳体由多组散热块构成,每组散热块包括多个可拆分单元。多个单元相互组合,当某个单元受损之后,可直接对应将损坏单元更换,利于拆卸维修保养。
附图说明
图1取暖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O视向散热壳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可拆分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O视向散热盖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O视向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底座单元与散热壳体连接关系图;
图7为图6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说明:
1、发热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雨,未经邓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73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暖气
- 下一篇:一种扩口模的激光修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