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收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7272.5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4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胥志伟;李廷超;赵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菜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40 | 分类号: | H04B10/40;G02B6/43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杨保刚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收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纤收发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光纤收发装置一般包括多路光纤通道。每一个光纤通道都配有独立的光纤接收器和发送器。然而,多个通道的并排排列(尤其是接收通道和发送通道的并排排列)容易造成不同通道间的光纤信号的干扰,从而造成信号紊乱。此外,客户接收端的电信号也会因为多个通道对应电线靠得太近而发生电磁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纤收发装置,以减少收发装置的光通道和电通道的信号干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收发装置,包括收发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盒的其中一个面设置了光纤发送连接器和光纤接收连接器,所述收发器盒内部设置了多个光纤接收模块和多个光纤发送模块,所述多个光纤接收模块的每一个模块包括光信号接收端和电信号发送端,所述多个光纤发送模块的每一个模块包括光信号发送端和电信号接收端,所述多个光纤接收模块和所述多个光纤发送模块呈水平交替摆放,所述多个光纤发送模块的光信号发送端指向所述收发器盒的第一侧壁,所述多个光纤发送模块的电信号接收端指向所述收发器盒的第二侧壁;所述多个光纤接收模块的光信号接收端指向所述收发器盒的所述第二侧壁,所述多个光纤接收模块的电信号发送端指向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多个光纤发送模块的光信号发送端通过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光纤与所述光纤发送连接器相连;所述多个光纤发送模块的电信号接收端通过靠近所述第二侧壁的光纤与所述光纤接收连接器相连;所述收发器盒内部还设置了上电路板和下电路板,所述上电路板和所述下电路板均位于所述交替摆放的多个光纤接收模块和多个光纤发送模块的下方;所述多个光纤发送模块的电信号接收端与所述上电路板相连;所述上电路板对应所述多个光纤接收模块的电信号发送端的位置开了绝缘孔,所述多个光纤接收模块的电信号发送端通过所述绝缘孔与所述下电路板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光纤收发装置将光线发送模块和光纤接收模块交替摆放,且将不同种模块的光纤接头指向不同的侧壁,从而使得收、发光纤分别从靠近不同侧壁的空间引出,与对应的连接器相连。此种方式增加了收、发光纤之间的距离,减少了两种光纤之间的干扰。此外,通过设置上电路板和下电路板分别与收、发光纤模块的电路部分相连,也减轻了电磁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光纤收发装置的俯视图。
图2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光纤收发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给出详细的说明。尽管本实用新型将结合一些具体实施方式进行阐述和说明,但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只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相反,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本实用新型同样可以实施。在另外一些实例中,对于大家熟知的方法、流程、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光纤收发装置100的俯视图。图2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光纤收发装置100的侧视图。光纤收发装置100包括收发器盒102。收发器盒102的其中一个面设置了光纤发送连接器108和光纤接收连接器110。收发器盒102内部设置了多个光纤接收模块R1、R2、R3和R4,并且设置了多个光纤发送模块T1、T2、T3和T4。图1的实施例中设置了四个光纤接收模块和四个光纤发送模块。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收发器盒102可以包含其他数目的接收和发送模块。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个光纤发送模块都包括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耦合电路。每一个光纤接收模块都包括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耦合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菜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菜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72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