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6919.2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2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登志;万松博;龙维绪;殷玮玮;王栩生;邢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盐城阿特斯协鑫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224 | 分类号: | H01L31/0224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陆金星 |
地址: | 2151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电池 正面 电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结构,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常规的化石燃料日益消耗殆尽,在现有的可持续能源中,太阳能无疑是一种最清洁、最普遍和最有潜力的替代能源。太阳能发电装置又称为太阳能电池或光伏电池,可以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其发电原理是基于半导体PN结的光生伏特效应。
目前常规量产的电池的主栅线(busbar)一般是2~4条,busbar的作用主要用来作为组件焊接点。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条主栅线的正面电极结构,这种结构可以使副栅电流的传输长度更加的短,使副栅上的电阻功率损失更加的小。相对于传统的2~4条主栅线的电池而言,主栅线数量的增加确实可以减小电阻损耗,但有其限制之处:若想在减小电阻的同时不至于增加遮光损失和材料成本,就要减小栅线的宽度。然而,栅线的宽度受制于网印的工艺,而主栅又因为还肩负着连接焊带的责任而无法太细,太细的主栅将造成焊接的困难,无法保证焊接拉力。这也是目前本行业没有出现太多量产的多主栅结构的太阳能电池产品的根本原因。
因此,如何同时实现减少银浆的消耗和获得更高的电池效率,成为了本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结构。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结构,包括复数条水平设置的副栅线,还包括竖直设置的多边形连接副栅,所述多边形连接副栅在竖直方向首尾相接,且在首尾相接处设有节点,在同一竖直线上的复数个节点构成一主栅线结构;
所述由节点构成的主栅线的的数量大于4条;
所述多边形连接副栅内填充有复数条第二副栅线,第二副栅线与副栅线电连接,第二副栅线与多边形连接副栅电连接。
上文中,所述多边形连接副栅首尾相接形成一列,且在首尾相接处设有节点,从而形成以节点列,这里将节点列定义为主栅线结构。在电池片上,这样的多边形连接副栅和节点列的数量大于4条,形成多主栅太阳能电池结构。
所述多边形连接副栅内填充有复数条第二副栅线,第二副栅线主要起到填充多边形的作用,增加电流收集。因此,其必须与副栅线、多边形连接副栅均实现电连接。
各栅线均可以通过电镀、inkjet、aerosol、丝网印刷、PVD、laser transfer等方法来制备。
优选的,所述多边形连接副栅为四边形结构或六边形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多边形连接副栅在水平方向为间隔排列结构或连续排列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副栅线与副栅线相垂直。
优选的,所述相邻主栅线结构的节点交错排列。因此每条主栅线上的节点的数量可以相同或不同。
优选的,所述多边形连接副栅内的中央为无栅线空白区域。即在每个多边形连接副栅内部没有设置第二副栅和副栅线,空出所述无栅线空白区域,该无栅线空白区域是和焊带配合的,由于焊接后焊带覆盖该区域,因此设置成空白区域可以进一步节省浆料。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节点选自圆形、椭圆形、多边形和线形中的一种或几种。节点是用来焊接的。所述多边形可以是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或星形等。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副栅线由复数条断续的线段组成。即副栅线可以进行分段设计;可以所有的副栅线都分段,也可以部分副栅线分段。
优选的,所述节点位于多边形连接副栅的首尾相接处,且不与副栅线相交。
上述技术方案中,每条主栅线由6~14个节点构成。该节点数量能保证功率损失和遮光的前提下,进一步节省银浆的耗量。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开发了一种新的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结构,由副栅线、第二副栅线和多边形连接副栅构成,改变了常规采用主栅收集电流的方式,能更好的收集电流,电流的传输路径更短,电阻损失小,提高了电池效率;
2、本实用新型可以将节点设计成交错排列的结构,大大方便了电流的收集,同时配合采用较少数量的节点,实现了减少银浆消耗和获得更高电池效率的双重目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将多边形连接副栅内的中央为无栅线空白区域,可以进一步节省浆料;
4、本实用新型将副栅线设计成由多条断续的线段组成,进一步减少了银浆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正面电极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重复单元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正面电极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盐城阿特斯协鑫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盐城阿特斯协鑫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69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UPS电池检测方法
- 下一篇:电缆芯线识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