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雾化喷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56356.7 | 申请日: | 2015-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3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 发明(设计)人: | 简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简达林 |
| 主分类号: | B05B11/00 | 分类号: | B05B11/0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何文田9***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雾化 喷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喷头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微型雾化喷头。
背景技术
传统雾化喷头在日常生活中已十分常见,但随着该类喷头尺寸的缩小,其制作工艺难度和成本迅速提高。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喷头的长度和截面直径一般都在5厘米和1.5厘米以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微型雾化喷头,体积缩小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类似于常见喷头的功能;该喷头可由合金或贵金属制成,加之精细的设计和工艺,从而被赋予较高的价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微型雾化喷头,其包括喷嘴、喷嘴供液管、防倒流室、副弹簧、防倒流活塞内件、防倒流活塞外件、主弹簧、泵腔室、防倒流球和吸液管,防倒流室包括上液孔和上泵腔室,防倒流活塞内件包上柱、中座和下锥,防倒流活塞外件包括上腔,中液孔和下腔,泵腔室包括下液嘴,吸液管包括管头和管体。
喷嘴供液管一端与喷嘴相连接,一端与上液孔相连接。
上液孔设置在防倒流室顶壁。
上泵腔室设置在防倒流室下部,其下端开口且卡设在上腔中。
副弹簧和防倒流活塞内件都设置在上泵腔室中;副弹簧套装在中座外周,其上端与上泵腔室顶壁相抵接,处于压缩状态,且其长度大于上柱。
在非按压状态时,下锥插入中液孔中使其封闭。
防倒流活塞外件为中空管状部件,管径中部最小,设置在泵腔室内部。
上腔向上开口,下腔向下开口,上腔和下腔通过中液孔相连通。
中液孔被封闭时,下腔与泵腔室的侧壁和底壁形成封闭空间。
主弹簧设置在泵腔室内,其上部与防倒流活塞外件下部抵接,其下部与泵腔室底壁抵接。
下液嘴设置在泵腔室底壁。
防倒流球设置在管头内部,其直径大于下液嘴。
管头套装在下液嘴外周,管体连接在管头下方
微型雾化喷头其高度不超过12毫米,最大截面直径不超过4.5毫米。
在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中,本微型雾化喷头包括防尘网,防尘网套装在管头内侧。
在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中,本微型雾化喷头包括大防漏圈,大防漏圈套装在喷嘴供液管与上液孔之间。
在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中,本微型雾化喷头包括小防漏圈,小防漏圈套装在下锥与中液孔之间。
在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中,本微型雾化喷头可以由金属合金或贵金属制成。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对于传统雾化喷头,本微型喷头在体积缩小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类似于常见喷头的功能;该喷头可由合金或贵金属制成,加之精细的设计和工艺,从而被赋予较高的价值。优化方案中,防尘网可起到过滤防尘的作用;优化方案中,大防漏圈和小防漏圈可起到保持密封性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 一种微型雾化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附图1所示,一种微型雾化喷头,由金属合金或贵金属制成,并与相应尺寸的微型香水瓶相连接,其可通过连接项链系挂在颈部或腕部,从而成为一种兼具使用和装饰功能的金属材质的香水喷头。
其包括喷嘴1、喷嘴供液管2、防倒流室3、副弹簧4、防倒流活塞内件5、防倒流活塞外件6、主弹簧7、泵腔室8、防倒流球9和吸液管11,防倒流室3包括上液孔31和上泵腔室32,防倒流活塞内件5包上柱51、中座52和下锥53,防倒流活塞外件6包括上腔61,中液孔62和下腔63,泵腔室8包括下液嘴81,吸液管11包括管头111和管体112。
喷嘴供液管2一端与喷嘴1相连接,一端与上液孔31相连接。
上液孔31设置在防倒流室3顶壁。
上泵腔室32设置在防倒流室3下部,其下端开口且卡设在上腔61中。
副弹簧4和防倒流活塞内件5都设置在上泵腔室32中;副弹簧4套装在中座5外周,其上端与上泵腔室32顶壁相抵接,处于压缩状态,且其长度大于上柱51。
在非按压状态时,下锥53插入中液孔中62使其封闭。
防倒流活塞外件6为中空管状部件,管径中部最小,设置在泵腔室8内部。
上腔61向上开口,下腔63向下开口,上腔61和下腔62通过中液孔62相连通。
中液孔62被封闭时,下腔63与泵腔室8的侧壁和底壁形成封闭空间。
主弹簧7设置在泵腔室8内,其上部与防倒流活塞外件6下部抵接,其下部与泵腔室8底壁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简达林,未经简达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63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炉定参数正常停炉后控制汽包壁温差的方法
- 下一篇:车辆用灯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