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公交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5790.3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2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赖丹萍;潘雨萱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丹萍 |
主分类号: | G08G1/123 | 分类号: | G08G1/123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公交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交车装置,尤其是一种智能公交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乘客乘坐公交车(尤其是长途公交车)一般选择睡觉或者玩手机,乘客睡着了后,有可能听不到公交车的报站提醒,使得乘客错过站,乘客不得不掉头做回所要到达的站,浪费了乘客的时间和金钱;有些视觉或者听觉不好的的乘客,有可能看不清楚公交车前面显示的站点或者听不清楚公交车的报站,从而导致了乘客乘过站或者错误站点下车。另外,有些顾客在乘坐公交车时玩手机,长时间玩手机容易导致手机没电,影响了乘客的出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公交车装置,主要克服乘客坐过站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公交车装置,包括一显示屏和与显示屏相连接的复数个设置器,上述显示屏设于司机边上,该显示屏用于显示乘客设定的公交站和提醒司机到站的哪些乘客未下车;每一个座椅均配设有一设置器,该设置器设有触摸屏,该设置器用于设定站点和提醒乘客即将到站;设置器还配设有语音识别系统和话筒,该话筒用于乘客语音报站。
更进一步地:
第一排座椅前设有一台面,第一排座椅的设置器固定于该台面上,其余座椅的设置器均固定于前一个座椅的背面。
上述设置器设有一充电接口,乘客可用于手机充电。
上述设置器内还配设有收音装置。
上述话筒配设有一按键开关,该按键开关用于语音报站。
上述话筒上方设有一按钮,该按钮为设置站点开关。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每个座位均设有一设置器,该设置器用于设定站点和提醒乘客即将到站;司机边上设有一显示屏,该显示屏用于显示乘客设定的公交站和提醒司机到站的哪些乘客未下车;乘客在车上可安心休息,保证了乘客不会乘过站;
(2)本实用新型设置器设置器配设有一语音识别系统,不识字者或者盲人等乘客均可通过话筒语音报站,方便了乘客;
(3)本实用新型设有一充电接口,当乘客手机没电时,可用于充电,方便了乘客出行;
(4)本实用新型设置器内还配设有收音装置,乘客可自备耳机收听广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公交车装置的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座椅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一种智能公交车装置,包括一显示屏和与显示屏相连接的复数个设置器12,上述显示屏设于司机边上,该显示屏用于显示乘客设定的公交站和提醒司机到站的哪些乘客未下车;每一个座椅11均配设有一设置器12,该设置器12设有触摸屏,该设置器12用于设定站点和提醒乘客即将到站;设置器12还配设有语音识别系统和话筒13,该话筒13用于乘客语音报站。第一排座椅11前设有一台面,第一排座椅11的设置器12固定于该台面上,其余座椅11的设置器12均固定于前一个座椅11的背面。上述设置器12设有一充电接口15,当乘客手机没电时,可用于充电,方便了乘客出行。上述设置器12内还配设有收音装置,乘客可自备耳机收听广播,使乘客出行不会感觉到无聊。上述话筒13配设有一按键开关,该按键开关用于语音报站。上述话筒13上方设有一按钮14,该按钮14为设置站点开关。
本实验新型一种智能公交车装置的具体流程如下:
参照图1和图2,乘客上车后,乘客担心因熟睡等原因乘过站,按下按钮14从而打开设置站点开关;此时,乘客可选择设置器12操作选择站点,也可通过话筒13语音报站点,乘客长按按键开关说出站点名,设置器12进行语音识别选择站点,语音报站为不识字者或者盲人等乘客提供了方便,适合大部分乘客使用;通过系统定位,当即将到站时,设置器12会发出20秒语音提醒乘客,乘客按下按钮14关闭设置站点开关,准备下车;若乘客因熟睡等原因未能关闭设置站点开关,到站时,司机边上的显示屏会报警提醒司机哪个座椅11的乘客未下车,司机提醒该乘客下车,该乘客按下按钮14关闭设置站点开关,准备下车。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公交车装置双重保险地提醒乘客下车,有效降低了乘客乘过站、错误站点下车的可能性。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丹萍;,未经赖丹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57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位预订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速路车流量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