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受损自动定位型的海洋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5487.3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7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吉恩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南昌佳诚专利事务所 36117 | 代理人: | 闵蓉 |
地址: | 332207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受损 自动 定位 海洋 光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底光缆,尤其涉及一种受损自动定位型的海洋光缆。
背景技术
光缆利用置于包覆护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光缆主要是由光导纤维(细如头发的玻璃丝)、保护套管及塑料外皮构成。
201280040424.X涉及一种电缆,其第一导体与正电极连接。第二导体与负电极连接。第三绝缘体设置于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之间,阻碍第一导体与第二导体的接触。第四绝缘体覆盖第一导体、第二导体、以及第三绝缘体。该专利中第三绝缘体可以设置为椭圆形,实施例中给出了椭圆形变形的可引导性,即轴向扭动线缆时可预计变形截面形变方向。201310318625.8涉及内椭圆形的微束管型易分支光缆,该案的外护套的内侧为椭圆形,此结构在该申请中的主要作用是改变壁厚,便于剥离。
《电力电缆截面选择的经济最佳化》(朱用荣)以及《电力电缆截面选择方法的发展与应用》(王大刚)等文献公开了截面尺寸对电缆性能的影响,有必要优化电缆截面结构。此外,201410045155.7的光缆较为细致的公开了现有光缆的结构,也可以作为本申请的参考。
随着海底工作长度的增加,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确定事故点的难度会随着光缆长度的增加而增加。设置损伤自动定位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受损自动定位型的海洋光缆,通过设置光纤单元来确定故障点,在出现事故时很容易定位,为维修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受损自动定位型的海洋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导光纤、定位光纤、松套管、聚乙烯护套、铠装钢丝、间隔层和外被层,所述传导光纤和定位光纤均位于所述松套管内,该定位光纤贴在所述松套管内侧壁,所述聚乙烯护套包裹在所述松套管外,所述铠装钢丝、间隔层以及外被层包裹在所述聚乙烯护套外,其中,所述间隔层由多个椭圆体组成,至少一个的所述椭圆体与至少一个的所述铠装钢丝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受损自动定位型的海洋光缆中,所述聚乙烯护套和外被层之间设有填充物。
在本实用新型的受损自动定位型的海洋光缆中,所述椭圆体短轴的长度是所述铠装钢丝直径的1至1.5倍,所述椭圆体长轴的长度是所述铠装钢丝直径的2至3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受损自动定位型的海洋光缆中,所述间隔层由多个椭圆体组成,至少一个的椭圆体与至少一个的所述铠装钢丝形成一间隙。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受损自动定位型的海洋光缆,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海洋光缆受到外力损伤时,定位光纤的至少一根的光纤被损坏,根据根据光纤的损伤位置可以确定事故地,为维修工作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椭圆体可以引导变形,提高了定位光纤对外部损害的敏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受损自动定位型的海洋光缆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其中一个的椭圆体和铠装钢丝的示意图,展示了椭圆体和铠装钢丝的紧密接触的状态;
图3为图2的另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另一个的椭圆体和铠装钢丝的示意图,展示了椭圆体和铠装钢丝的相互隔开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受损自动定位型的海洋光缆,包括传导光纤11、定位光纤12、松套管13、聚乙烯护套14、铠装钢丝15、间隔层16、外被层17。所述传导光纤11和定位光纤12均位于所述松套管13内,该定位光纤12贴在所述松套管13内侧壁,所述聚乙烯护套14包裹在所述松套管13外,所述铠装钢丝15、间隔层16以及外被层17包裹在所述聚乙烯护套14外。所述聚乙烯护套14和外被层17之间设有填充物19。
光纤分为传导光纤11和定位光纤12,传导光纤11用于传递信号,可以是八芯光纤或者四芯光纤。定位光纤12用于确定损伤部位,该定位光纤12位于海洋光缆的内层,并位于松套管13之上。松套管13用于保护内侧的传导光纤11,防止传导光纤11弯曲过大导致断裂。定位光纤12位于松套管13内侧,当海洋光缆受到外力作用时,外被层17将作用力传递至定位光纤12,定位光纤12位于外侧,受到损伤。根据光纤的信号反射即可确定故障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吉恩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吉恩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54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