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水软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55056.7 | 申请日: | 2015-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2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骆名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名龙 |
| 主分类号: | F16L11/04 | 分类号: | F16L1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 地址: | 437200 湖北省咸***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水 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下水软管。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便于下水软管的安装或使用,一般将下水软管做成可伸缩的螺旋状,在安装或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拉长或缩短,为了让下水软管具有一定的硬度,使下水软管能保持被拉长或缩短后的状态,下水软管一般采用生塑胶制作,生塑胶制作的下水软管经多次拉长或缩短后易断裂,从而影响下水软管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下水软管,该下水软管在安装或使用时不需要拉长或缩短软管本体,能够有效延长下水软管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堵臭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水软管,包括软管本体,所述软管本体的外壁沿软管本体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控制软管本体弯折的折弯体,折弯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软管本体采用弹性材料制作,软管本体的管壁有一处向内凹陷,凹陷处与软管本体的内壁贴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软管本体采用熟塑胶制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软管本体的两端分别为进水端和出水端,出水端的外壁设置有用于与排水管道配合使用的衔接套盖。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衔接套盖底端的边缘为向上弯曲的弧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折弯体为长方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撑杆采有金属制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折弯体,折弯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杆,通过弯折折弯体,带动支撑杆一起弯折,实现软管本体的弯折,从而可以根据需要改变软管本体的弯曲度,安装或使用下水软管时不需要拉长或缩短软管本体,能够有效延长下水软管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中软管本体采用弹性材料制作,软管本体的管壁有一处向内凹陷,凹陷处与软管本体的内壁贴合,当软管本体中有水流通过时,水流将凹陷处顶起,水流经过软管本体流入排水管道;当软管本体中没有水流通过时,凹陷处保持原状不动,能够起到良好的堵臭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水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软管本体,2-折弯体,3-支撑杆,4-衔接套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下水软管,包括软管本体1,软管本体1的外壁沿软管本体1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控制软管本体1弯折的折弯体2,折弯体2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杆3。通过弯折折弯体2,带动支撑杆3一起弯折,实现软管本体1的弯折,从而可以根据需要改变软管本体1的弯曲度,不需要拉长或缩短软管本体1,就可以实现下软管本体1的安装或使用。
软管本体1采用弹性材料制作,软管本体1的管壁有一处向内凹陷,凹陷处与软管本体1的内壁贴合。当软管本体1中有水流通过时,水流将凹陷处顶起,水流经过软管本体1流入排水管道;当软管本体1中没有水流通过时,凹陷处保持原状不动,能够起到良好的堵臭作用。
软管本体1的两端分别为进水端和出水端,出水端的外壁设置有用于与排水管道配合使用的衔接套盖4,衔接套盖4底端的边缘为向上弯曲的弧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折弯体2为长方体;软管本体1采用熟塑胶制作,支撑杆3采有金属制作。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名龙,未经骆名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50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圈密封过隔板紧凑型管路结构
- 下一篇:合金耐磨陶瓷钢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