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吹灰用爆炸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5051.4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4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谭峥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凡元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00 | 分类号: | F23J1/00;F23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吹灰用 爆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吹灰用爆炸罐。
背景技术
国内现有技术中的弱爆炸罐结构是由顶部进气,气体由于流动的惯性直接冲向罐体的中下部。这种结构的混合气在罐内的充满度低,混合气被引发后产生的爆震冲击波与高温气体射流低。因此现有技术中采用侧面进气的方法,但是有的侧面进气的弱爆炸罐采用分流装置以期使得气体在罐内的充满度更高。但实际情况是,分流装置设置不当,造成作用不大,浪费了额外的零件,增加了成本。
并且,国内现有技术中的弱爆炸罐内的燃料与助燃气体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易于凝结在爆炸罐内侧壁上,造成吸灰以及积灰更严重,缩短了爆炸罐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多个布局合理的进气口的锅炉吹灰用爆炸罐,本实用新型中将爆炸罐的进气装置分成设置在第一腔室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第一进气口进入的燃料与第二进气口输入的助燃气体交叉流动,在爆炸罐的第一腔室内混合均匀后进入第二腔室进行充分燃烧后喷出进行锅炉清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一定干燥功能的锅炉吹灰用爆炸罐,本实用新型中在爆炸罐内第一腔室内设置气液过滤网和干燥剂,以对爆炸罐内反冲向均流板上以及第一腔室的气体进行除湿处理,减少水分在爆炸罐内凝结,避免积灰现象,延长爆炸罐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锅炉吹灰用爆炸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其为一带有空腔的圆筒形结构;
第一进气口,其设置在所述罐的第一端;
均流板,其设置在所述罐内的横切面上,将所述罐分割为两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均流板上设置多个贯通孔,且所述均流板具有向所述第一端突起的弧度;
至少一个第二进气口,其设置在均流板边缘与所述罐接触处;以及
出气口,其设置在所述罐第二腔室内;
其中,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进气口内气体的流动方向的夹角大于100度。
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
气液过滤网,其覆盖在所述第一腔室侧的所述均流板表面。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进气口的口径和所述第二进气口的口径的比例为1-2∶1。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体积比为1-2∶5。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腔室内侧壁帖附有干燥剂。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均流板的弧度为110-150度。
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
点火装置,其设置在第二腔室内;
喷嘴,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或所述第二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带有多个布局合理的进气口的锅炉吹灰用爆炸罐,本实用新型中将爆炸罐的进气装置分成设置在第一腔室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第一进气口进入的燃料与第二进气口输入的助燃气体交叉流动,在爆炸罐的第一腔室内混合均匀后进入第二腔室进行充分燃烧后喷出进行锅炉清灰;
分流板将罐分成了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为气体混合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并且也不用再单独设置混合气罐,节省生产成本,另外,分流板将混合气体均匀分流之后进入第二腔室进行爆燃,燃烧更充分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一定干燥功能的锅炉吹灰用爆炸罐,本实用新型中在爆炸罐内第一腔室内设置气液过滤网和干燥剂,以对爆炸罐内反冲向均流板上以及第一腔室的气体进行除湿处理,减少水分在爆炸罐内凝结,避免积灰现象,延长爆炸罐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易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锅炉吹灰用爆炸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炉吹灰用爆炸罐的一种实现方式为,包括:
罐4,其为一带有空腔的圆筒形结构;
第一进气口1,其设置在所述罐的第一端;
均流板7,其设置在所述罐内的横切面上,将所述罐分割为两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2和第二腔室6,所述均流板上设置多个贯通孔8,且所述均流板具有向所述第一端突起的弧度;
至少一个第二进气口3,其设置在均流板边缘与所述罐接触处;以及
出气口5,其设置在所述罐第二腔室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凡元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凡元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50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柴油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垃圾填埋气的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