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生物燃料熔铝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4936.2 | 申请日: | 2015-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3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柏家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柏家乐 |
主分类号: | F27B14/00 | 分类号: | F27B14/00;F27B14/08;F27B14/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王珂 |
地址: | 213168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生物 燃料 熔铝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熔铝炉,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智能生物燃料熔铝炉。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有色金属铸造行业里,广泛使用的熔铝炉多以焦炭为主要燃料(俗称焦炭炉),这种炉子的缺点就是碳排放量大,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含量高,在目前国内外提倡节能环保的大背景下,我国也在陆续淘汰这类炉子的使用,所以,目前国内正规划使用生物燃料的熔铝炉来代替焦炭炉,但这类炉子由于存在原理结构不合理、不正确等多种无法解决的问题,使熔铝炉在熔铝过程中熔化的铝液温度最高在600℃左右,不能满足有色铸造行业用户的要求,而焦炭炉子熔化铝液的温度虽然能达到750℃以上,但是却存在污染严重的问题,温度相比差距之大,致使生物燃料的熔铝炉在实际使用中无法达到铸造行业的使用要求。
所以,研制出一种污染排放量小,同时又能够达到使用标准的熔铝炉,便成为业内人士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生物燃料熔铝炉,能够减少污染排放量,同时又能够达到使用标准。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智能生物燃料熔铝炉,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与所述底座一体成型的炉膛衬圈,所述炉膛衬圈上还设有相配合的炉盖,所述炉膛衬圈的炉膛内通过若干支撑坩埚柱固定有坩埚,所述炉膛下方连通有走料燃烧道,所述走料燃烧道与所述底座之间还设有运动炉排,所述运动炉排上设有鼓风箱;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进料道,所述进料道与所述炉膛衬圈之间设有与所述运动炉排配合的控料板和点火器,所述炉膛衬圈的另一侧还设有与所述运动炉排配合的出灰机。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道上设有料斗。
进一步的,所述走料燃烧道的截面形状为梯形。
进一步的,所述炉盖上还设有压火返回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合理的结构,智能的控制,使熔铝炉在熔铝过程中熔化铝液的温度大大提高,从而使得熔铝温度能够达到有色铸造行业用户的要求,推动生物燃料熔铝炉的发展,对环境保护起到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智能生物燃料熔铝炉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炉膛衬圈;2、炉盖;3、炉膛;4、支撑坩埚柱;5、坩埚;6、走料燃烧道;7、运动炉排;8、鼓风箱;9、进料道;10、控料板;11、点火器;12、出灰机;13、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智能生物燃料熔铝炉,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与所述底座一体成型的炉膛衬圈1,所述炉膛衬圈1上还设有相配合的炉盖2,所述炉膛衬圈1的炉膛3内通过若干支撑坩埚柱4固定有坩埚5,所述炉膛3下方连通有走料燃烧道6,所述走料燃烧道6与所述底座之间还设有运动炉排7,所述运动炉排7上设有鼓风箱8;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进料道9,所述进料道9与所述炉膛衬圈1之间设有与所述运动炉排7配合的控料板10和点火器11,所述炉膛衬圈1的另一侧还设有与所述运动炉排7配合的出灰机12。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料道9上设有料斗13。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走料燃烧道6的截面形状为梯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盖2上还设有压火返回圈。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柏家乐,未经柏家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49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烧结系统及烧结系统的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波与脉冲电流耦合烧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