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式调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3773.6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5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郑文鹏;杨素香;吕强;王立英;陈薇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K21/48 | 分类号: | H02K21/4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罗习群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式 调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式调速系统。
背景技术
受机械齿轮工作原理的限制,机械齿轮的齿轮之间必须保持机械接触,齿轮传动噪声大,效率较低,而磁齿轮的物理气隙必须足够小,否则不能实现齿轮之间的能量传递,能量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并不能实现完全的物理隔离。
而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磁式调速系统,完全通过电缆线实现两台电机之间的能量传递,在一些密闭场合、不方便使用电源和控制器、并且要求远距离实现能量传递的特殊场合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式调速系统,包括两台永磁电机,其中一台为发电机运行,为输入电机,另一台为电动机运行,为输出电机,其特征在于,两台电机每相由主绕组和辅助绕组串联而成,且有两个出线端,一端自主绕组与辅助绕组连接处S引出,另一端自辅助绕组尾端M引出,发电机对应相的M端与电动机的S端通过限流电感连接。
所述永磁电机是隐极式电机或凸极式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相比于机械齿轮,电磁式调速系统具有无接触、无润滑的特性,可以实现向密闭空间进行转矩和功率传递,而且具有过载保护能力的优点。在石油、化工、仪器仪表、食品加工、医疗器械、航天航空、核物理等领域仍然具有较大的应用潜能,尤其在易燃、易爆、毒性环境中,电磁式调速系统更加具有明显的优势。
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磁式调速系统,完全通过电缆线实现两台电机之间的能量传递,在一些密闭场合、不方便使用电源和控制器、并且要求远距离实现能量传递的特殊场合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并实现了两台电机之间的物理隔离,仅需要电缆线连接便能实现两台电机之间的能量传递;
以及能量转换原理与永磁电机原理完全相同,利用永磁体产生的基波磁场,永磁体利用率高,能量转换效率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绕组出线端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气连接图,左面为发电机连接图,右面为电动机连接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绕组;2-辅助绕组;3-限流电感 。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种一种电磁式调速系统,包括两台永磁电机,其中一台为发电机运行,为输入电机,另一台为电动机运行,为输出电机,两台电机每相由主绕组1和辅助绕组2串联而成,且有两个出线端,一端(S端)自主绕组与辅助绕组连接处引出,另一端(M端)自辅助绕组尾端引出,发电机对应相的M端与电动机的S端通过限流电感3连接。
所述永磁电机是隐极式电机或凸极式电机。
两台永磁电机和限流电感3,两台永磁电机的反电势系数之比与极对数之比相等,电机的相数相等;两台永磁电机的对应相之间通过限流电感连接;每台永磁电机由主绕组1和辅助绕组2串联而成。
以本发明的三相永磁电机组成的电磁式调速系统为例,电机三相绕组连接以及出线端示意图如图1所示,每台永磁电机有两个输出端口,当作为机械能输入端(即发电机)运行时,连接辅助绕组对应的出线端,反之作为机械能输出端(即电动机)运行时,连接主绕组对应的出线端。
连接示意图如图2所示,左侧电机Ⅰ为发电机,右侧电机Ⅱ为电动机,两台电机输出端之间通过限流电感3连接,左侧为发电机运行状态,右侧为电动机运行状态。
下面对电磁式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如下:
如图1所示,每台电机的每相绕组由主绕组1和辅助绕组2串联而成,且每相有两个出现端Aa、Bb、Cc,分别与主绕组1和辅助绕组2连接。每台电机的反电势系数分别用ke、Ke表示,其中ke为连接主绕组对应出线端时电机的反电势系数,Ke为链接辅助绕组对应出线端时电机的反电势系数。以隐极电机为例,两台电机参数分别如下表所示。
两台电机的反电势系数满足以下关系:
系统正常工作时,作为发电机运行的电机(以电机Ⅰ为例)的辅助绕组2出线端与另外一台电机(电机Ⅱ)的主绕组出线1端按照对应相序通过限流电感3连接。
系统正常工作时,两台电机转速比为极对数的反比,转子位置角不同,且转子位置角之差与负载相关。假设系统三相完全对称,当电机Ⅰ转速为时,相电路电压方程为:
其中:
其中:——电机Ⅰ辅助绕组反电势系数;
——电机Ⅰ转速;
——电机Ⅰ和Ⅱ的电角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37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轴末端的电力回收系统
- 下一篇:倒V形四槽稀土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