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门的三角结构总成以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3478.0 | 申请日: | 2015-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8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02 | 分类号: | B60J1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姜溯洲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前门 三角 结构 总成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门的三角结构总成。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具有上述三角结构总成的汽车。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汽车的外后视镜通过后视镜安装板1’连接于汽车前门的三角区域,考虑到后视镜安装板1’的加工工艺性,其靠近玻璃导轨2’和车门外板3’的相接处的边角为圆角,这就造成此处留有一个开孔4’,开孔4’伸入了车门外板3’和车门内板之间的间隙,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气流进入开孔并沿其进入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3’之间,产生噪音,影响汽车的NVH性能。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的改进方案为:通过胶枪在开孔4’处喷涂包边胶,包边胶随同白车身进入涂装车间进行烘烤,胶体固化后与白车身粘接。然而由于开孔4’处无支撑结构,包边胶产生流动,造成包边胶对汽车车门的密封性能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门的三角结构总成,可改善汽车车门的密封性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具有上述三角结构总成的汽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前门的三角结构总成,包括车门外板、车门内板,和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与所述车门外板、所述车门内板相连接的玻璃导轨,汽车的外后视镜安装板靠近所述车门外板与所述玻璃导轨的相接位置处设有圆角,所述圆角的边缘与所述玻璃导轨之间留有间隙,还包括密封支撑部,包边胶喷涂于所述密封支撑部并密封所述间隙。
优选地,所述密封支撑部包括连接于所述车门内板和所述外后视镜安装板的支架,所述支架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间隙下方,包边胶喷涂于所述支撑板并密封所述间隙。
优选地,所述密封支撑部包括焊接于所述玻璃导轨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向靠近所述间隙的一侧延伸,包边胶喷涂于所述连接板并密封所述间隙。
优选地,所述玻璃导轨靠近所述间隙的一侧设有U形切缝,并自所述U形切缝向靠近所述间隙的一侧弯折,所述连接板形成于所述弯折。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自所述玻璃导轨向靠近所述间隙一侧的延伸距离沿车身横向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外后视镜安装板靠近所述车门外板的一侧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凸向所述车门外板并与所述车门外板固接。
一种汽车,包括汽车前门的三角结构总成,所述三角结构总成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三角结构总成。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门的三角结构总成,包括车门外板、车门内板,和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与所述车门外板、所述车门内板相连接的玻璃导轨,汽车的外后视镜安装板靠近所述车门外板与所述玻璃导轨的相接位置处设有圆角,所述圆角的边缘与所述玻璃导轨之间留有间隙,还包括密封支撑部,包边胶喷涂于所述密封支撑部并密封所述间隙。采用此技术方案,在间隙附近设置密封支撑部,使其作为包边胶喷涂的支撑结构,当包边胶被喷枪沿着密封支撑部的外边缘喷出时,胶体粘接于密封支撑部并充盈于间隙,包边胶与密封支撑部的粘接力避免了胶体过分流动造成固化后对间隙密封不良的缺陷,提高了密封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包括汽车前门的三角结构总成,由于该三角结构总成具有上述的技术效果,包含该三角结构总成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三角结构总成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支撑部的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支撑部的实施例二的轴测图;
图4为图3中的A-A视图;
图5为图3中B部位的放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后视镜安装板;2’-玻璃导轨;3’-车门外板;4’-开孔;10-车门外板;20-车门内板;30-玻璃导轨;31-连接板;40-外后视镜安装板;41-凸起;50-支架;51-第一板;52-第二板;53-第三板;60-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34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