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包的散热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51679.7 | 申请日: | 2015-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8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 发明(设计)人: | 倪萍;彭景;蒲小明;孙思宇;张崟;梁浩;秦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554;H01M10/6551;H01M2/02 |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32242 | 代理人: | 王纪营 |
| 地址: | 2247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量 锂离子电池 散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包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工作电压高、 比能量高、 循环寿命长、 适应工作温度范围宽等特点, 在电动汽车、 电动工具、 UPS、 储能电站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达到各种不同的电压、 功率等级的需求, 通常需要将多个单体电池进行串并联组合, 再由多个这种串并联组合组成电池组。 但当其工作时间较长或者进行大电流充放电时热量较易累积, 一旦模块的通风散热条件差, 极易造成模块内各部位发热升温的不均匀, 从而抑制了其性能的发挥, 更严重的会直接构成安全隐患, 甚至导致电池爆燃。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存在的散热性差,容易堆积热量的问题, 现在提出一种锂离子电池模块散热结构, 通过散热结构的采用能够对电池组内部进行均匀散热。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包的散热结构,包括电池电芯、绝缘体、导热薄板和电池包导热壳,所述电池电芯与导热薄板之间设置有绝缘体;所述导热薄板一端向上折起并与所述电池包导热壳固定连接。
所述绝缘体为环氧树脂薄板或环氧树脂薄膜。
所述导热薄板和电池包导热壳中导热材质为铝板、铜板、石墨烯薄膜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 本实用新型所设置的导热薄板散热片与电池电芯之间仅通过一层薄绝缘体隔开,结合紧密使热量能够充分传导过来,从而能更快的进行散热。另外还节约了空间,提高了电池包的体积比能量;
2、 本实用新型导热薄板散热片的另外一边与散热铝壳紧紧贴合从而组合在一起,在给散热片提供足够的强度支撑的同时自身也是散热器件,更好地给导热薄板散热片提供了散热路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导热薄板;2、绝缘体;3、电池电芯;4、电池包导热壳。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包的散热结构的一种实施例,包括导热薄板1、绝缘体2、电池电芯3和电池包导热壳4组成,在组装时,包括多个电池包导热壳4组合堆叠,形成电池组样式;单个锂离子电池包的散热结构由导热薄板1、绝缘体2、电池电芯3和电池包导热壳4构成,导热薄板1下方铺设绝缘体2,绝缘体2下方设置电池电芯1,导热薄板1与电池电芯3通过绝缘体2间隔并固定在一起,本实施例中导热薄板和电池包导热壳优选的材料为铝板、铜板、石墨烯薄膜,其他具有相同功效的材料也在本材料的选择范围内,绝缘体优先选择的材料为环氧树脂薄板或环氧树脂薄膜;同时将电池电芯3另一侧与电池包导热壳4固定,导热薄板1的一端向上折起并与电池包导热壳4通过焊接或是螺栓固定,所述电池电芯为质量比能量、体积比能量分别达到150Wh/kg、450Wh/dm3以上的方形片状结构,电池电芯3工作时,产生热量,一部分热量通过电池包导热壳4传导进行散热,一部分热量传导给由绝缘体隔开的导热薄板1,导热薄板1与电池包导热壳4连接,可以增加电池电芯的散热路径和效率,多个电池包组成的电池组可以增大散热效果,减少电池组的工作负荷,同时在电池电芯需要外部热量进行热量加热时,导热薄板可以更加有效、迅速的提高更多的热量给电池电芯,使得电池工作能够更加快捷、稳定。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师范学院;,未经盐城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16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