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以太网集群式信息光盘安全防卫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0774.5 | 申请日: | 2015-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4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革新;吴振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大隆含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1 陕西省西安市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以太网 集群 信息 光盘 安全 防卫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息安全防卫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以太网集群式信息光盘安全防卫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海量数据库,是数据量非常大的数据库,它是一种独立的数据库体系,目前国际上也并未对它作进一步分类。国内主要把它分为记录海量型数据库和海量记录型数据库两类。海量数据库系统在远程教育、远程会议、远程医疗、电子商务、文献情报、预定系统、交通管理等多媒体信息系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只有数据,即便是海量数据,其用处并不大;只有当数据找到关联性时,才变得有用,而要找到数据的关联性,那么信息安全成了绝对裸漏的事情,要做到数据的安全防卫,其硬件集成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以太网集群式信息光盘安全防卫管理系统,通过集群式信息光盘安全防卫管理系统层和相对应的数据存储备份系统层合理的布局,将单个硬件结构彻底变成集群结构,分布式存储和防卫。
具体为,一种基于以太网集群式信息光盘安全防卫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系统包括:集群式信息光盘安全防卫管理系统层,所述集群式信息光盘安全防卫管理系统层由多个相互连接的数据服务器构成的数据服务器层、多个相互连接的NAS设备构成的NAS设备层和一个由磁带库、数据存储服务器、工业计算机以及设置在工业计算机上的可插拔移动硬盘组成的数据存储备份系统层组成;所述数据服务器层和所述NAS设备层相连,所述NAS设备层和一相对应的数据存储备份系统层相连;
其中,所述数据服务器层连接于一级客户端,一级客户端通过路由器连接二级客户端,二级客户端连接有NAS设备以及磁带库。
优选的,所述数据存储备份系统层中的磁带库、数据存储服务器以及工业计算机相互连接。
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SAN设备使存储更为高效。在通常的网络中,可能一个服务器可用空间已用完,而另一服务器却还有几个GB的可用空间。SAN把所有存储空间有效的汇聚在一起,每一服务器都享有访问组织内部所有存储空间的同等权利。它还提供集中式管理存储空间的能力,防止了信息外泄。另一方面,数据存储备份系统可以将存储的数据进一步备份,提高了信息存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群式信息光盘安全防卫管理系统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群式信息光盘安全防卫管理系统单层网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一种基于以太网集群式信息光盘安全防卫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系统包括:集群式信息光盘安全防卫管理系统层,所述集群式信息光盘安全防卫管理系统层由多个相互连接的数据服务器1构成的数据服务器层101、多个相互连接的NAS设备2构成的NAS设备层102和一个由磁带库3、数据存储服务器4、工业计算机5、以及设置在工业计算机5上的可插拔移动硬盘6组成的数据存储备份系统层组成;所述数据服务器层101和所述NAS设备层102相连,所述每个集群数据存储系统层和一相对应的数据存储备份系统层103相连;
其中,所述数据服务器层101连接于一级客户端,一级客户端通过路由器连接二级客户端,二级客户端连接有NAS设备以及磁带库。
如图2,图2示例性的描绘了一层集群式信息光盘安全防卫管理系统的网络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数据服务器1一端连接NAS设备2,NAS设备2分别连接磁带库3、数据存储服务器4、工业计算机5,所述工业计算机5设置有可插拔移动硬盘6,所述数据服务器1另一端连接一级客户端7,一级客户端通过路由器8连接二级客户端9,所述二级客户端处设置有NAS设备2和磁带库3。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取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大隆含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大隆含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07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