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温杯杯盖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0330.1 | 申请日: | 2015-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0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蓓丽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浙江省金华市永***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杯 杯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杯杯盖,属于保温容器领域,尤其涉及保温容器的构件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真空保温杯一般是由陶瓷、不锈钢或钛合金等材质制成的杯体设置有真空层的容器,顶部有密封盖,真空层能使装在容器内部的水或其他液体与外界隔热,以达到保温或保冷的目的。保温杯的内部结构通常有很多层,真空层用于防止热的传导,在真空层的外壁镀上银,可以阻止热辐射,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01254034.X公开的一种真空保温杯,包括不锈钢真空保温杯胆、塑壳和杯盖,所述杯胆上端外圈设有一肩部,其上装置塑壳连接件,一塑壳套装于不锈钢真空保温杯胆外并与该连接件相连接,杯胆底部设有橡胶垫圈,嵌装于塑壳底部内侧垫圈槽内。
现有技术中的真空保温杯,尤其是弹跳盖的真空保温杯,通常都设置独立的弹性部件用于使杯盖弹起,这些弹跳部件通常为弹簧结构,不但容易损坏,而且弹簧多为金属材质,长时间经常与水接触还容易生锈,并且弹簧内部弯曲的槽容易藏污纳垢,在水环境下更易于滋生细菌;保温杯的杯盖上通常设置出水口,为了方便人们饮用,通常还在出水口外侧设置竖起的饮水壁,而饮水壁的上侧由于会暴露在人们的视线之中,因此比较容易清理,而对于饮水壁的下部,也存在上述的不易清理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清理,使用清洁,并且结构简单,密封效果良好的保温杯杯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温杯杯盖,包括能够螺接于保温杯存水腔体顶部的连接座,以及与所述连接座铰接从而能够与所述连接座实现张开和扣合的顶盖,所述连接座与顶盖的接触部远离铰接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扣结构;在所述连接座上可分离地设置有环状饮水壁,所述环状饮水壁的中间设置有出水口,环状饮水 壁的靠近所述第一卡扣结构的侧壁向上延伸并倾斜设置;在所述环状饮水壁的下部设置有密封环。
所述环状饮水壁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凸台,在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径向向内延伸的凸檐,所述凸台的上端面顶在所述凸檐的下端面;所述密封环的上端面顶在所述凸台的下端面。
所述环状饮水壁与所述连接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卡扣结构。
所述密封环的径向内侧设置有向内延伸的耳部。
所述连接座与所述顶盖之间设置有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使所述连接座与所述顶盖具有张开的趋势。
所述弹性构件为一弹性橡胶圈或硅胶圈。
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轴座,轴座内设置有转轴,所述顶盖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连接座铰接;所述顶盖的下端面设置有向下的凸起部,所述弹性橡胶圈或硅胶圈绕过所述凸起部和所述轴座。
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位于所述连接座上的按钮以及位于所述顶盖上并径向向外延伸的卡板;所述按钮的中部设置有转轴,下部设置有位于所述按钮与所述连接座之间的压缩弹簧,上部设置有径向向内延伸的用于与所述卡板配合的檐部。
所述卡板上方设置有挡块,所述连接座上铰接有锁紧环,所述锁紧环能够与所述连接座相对转动并能够套住所述挡块从而将所述顶盖与所述连接座锁紧在扣合状态。
所述环状饮水壁上靠近所述出水口的位置还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顶盖的下端面设置有用于在所述顶盖与所述连接座扣合状态时密封所述出水口与所述通气孔的密封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杯杯盖,通过可分离地设置饮水壁,从而使饮水壁易于清理,清洁卫生,益于健康;通过弹性橡胶圈或硅胶圈使所述顶盖与所述连接座之间具有张开趋势,而取代现有技术中的金属弹簧结构,不但持久耐用,不易损坏,同时还不一定滋生细菌,不会生锈,清洁卫生;在所述出水口附近设置有通气孔,能够使水容易倒出,同时使用密封块将二者密封,使保温杯在所述顶盖与所述连接座扣合状态时实现良好密封,从而保证保温杯整体的良好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保温杯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温杯杯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保温杯杯盖中第一卡扣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蓓丽;,未经李蓓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03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