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米降尘分级筛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0147.1 | 申请日: | 2015-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3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长青 |
主分类号: | B07B1/22 | 分类号: | B07B1/22;B08B1/02;B08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1583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米 降尘 分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米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米降尘分级筛。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大米筛是由几层筛眼大小不相同的筛片组成的筛船,筛船不停的晃动把大米分级,由于大米进入筛里不均匀和行走太快,大米没筛好就被提走了,达不到整米和碎米的彻底分离,更没有除尘的效果。由于大米从米机出来粘不少米糠粉,使后续生产加工代来许多不便,影响米质的缺点。
为了克服现有的大米筛,达不到理想的分级效果,和没有除尘效果,不能使大米的米质光亮,给后续生产加工带来许多不便的缺点和污染环境,对人体伤害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大米的整米和碎米彻底分离,还能给大米除尘使大米米质提高,减轻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的大米降尘分级筛。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大米降尘分级筛,所述分级筛包括支撑架、滚筛和漏料板,所述支撑架内相对应的两侧壁分别连接所述滚筛两端,所述滚筛倾斜设置,所述支撑架上部设有入料口和抽风口,所述入料口与所述滚筛较高端连通,所述滚筛下方设有倾斜的所述漏料板,所述滚筛较低端出口为成品出口,所述滚筛较低端出口与所述成品出口之间设有毛刷板,所述漏料板较低端为碎米出口,所述滚筛连接有第一电机。
其中所述滚筛靠近所述入料口部分为小孔筛眼,其余部分为大孔筛眼。
其中所述滚筛前半部分为小孔筛眼,后半部分为大孔筛眼。
其中所述小孔筛眼孔径为2.3mm,所述大孔筛眼为2.6mm。
其中所述漏料板包括位于所述滚筛小孔筛眼前端下方倾斜的第一漏料板和位于所述滚筛小孔筛眼和所述大孔筛眼交界处下方倾斜的第二漏料板,所述第一漏料板和所述第二漏料板较低端为所述碎米出口。
其中所述第二漏料板较低端连接有长度分级机,将所述第二漏料板的碎米筛分后进行分级并分别通向所述碎米出口和所述成品出口,所述长度分级机连接有第二电机。
其中所述滚筛内设有毛刷。
其中所述滚筛较低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侧壁上,所述滚筛连接有传动链,所述传动链连接所述第一电机。
其中所述滚筛为三排六列设置共18个。
本实用新型分级筛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取得了如下技术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大米降尘分级筛能够彻底有效的将大米的整米和碎米分离,同时能够给大米降尘,从而延长大米的保质期,提高质量,同时自动化程度高,分离效率高,省时省力。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米降尘分级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大米降尘分级筛滚筛排列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大米降尘分级筛工作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1-入料口;2-第二漏料版;3-抽风口;4-传动链;5-滚筛;6-第一电机;7-第一漏料板;8-轴承;9-毛刷板;10-第二电机;11-长度分级机;12-成品出口;13-碎米出口;14-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米降尘分级筛,所述分级筛包括上端开口的四方体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侧壁采用轴承8转动连接有三排六列倾斜的滚筛5,较低端与轴承8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上方设有入料口1和抽风口3,入料口1与滚筛5的较高端相通,用于将大米倒入分级筛内,同时滚筛5上位于开口端附近连接有传动链4,传动链4连接有第一电机6,用于控制滚筛5的滚动,滚筛5内前半部分为孔径为2.3mm的小孔筛眼,后半部分为孔径为2.6mm的大孔筛眼,滚筛5前端下方设有倾斜的第一漏料板7,所述小孔筛眼与所述大孔筛眼交界处下方设有倾斜的第二漏料板2,滚筛5内设有毛刷14,滚筛5出口经毛刷板9后为成品出口12,第一漏料板7较低端为碎米出口13,第二漏料板2连接一长度分级机11,将第二漏料板2产品进一步分离后分别通向成品出口12和碎米出口13,长度分级机11连接有第二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长青,未经李长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01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