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液氯充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9835.6 | 申请日: | 2015-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4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覃治海;蒙伦书;赖建军;赵全利;黄小龙;王欣荣;银艳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柳化氯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5/02 | 分类号: | F17C5/02;F17C13/04;F17C13/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韦微 |
地址: | 5456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液氯充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及危险化学产品(或半产品)液体物质液氯充装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液氯充装装置。
背景技术
液氯在充装台由铜管充入液氯钢瓶。充装达到要求重量时关闭充装阀、钢瓶阀,充装阀与钢瓶阀之间的液氯由负压管道抽送至氯气处理工序的事故氯装置。液氯抽尽后断开连接。在充装现场发现液氯充装后抽负压时管道上有结霜现象。管道外壁结霜的水份来自环境空气,负压管道使环境空气不断进入管道,管道内温度低于环境空气温度,这样更多水份会凝聚在管道内部。积水残留在管道中,在进行下一瓶液氯充装时关闭抽负压阀门,但阀门后的管道内积水多,现有管道结构无法排出管道内积水而留在管道中,充装时跟随液氯流入液氯钢瓶中,水与氯气在液氯钢瓶中会腐蚀钢瓶内壁,生成三氯化铁杂质。用户在使用液氯时,靠钢瓶内自身压力将液氯排出,液氯在20℃时气体分压有5.864ata(表压),随着液氯气化降到-5℃气相分压只有2.186ata(表压),稍有杂质很容易堵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流程简单,可减少充装过程液氯产品的损失,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可以降低氯气对系统腐蚀的新型液氯充装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液氯充装装置,包括液氯输送管道、气动阀、抽负压阀、抽负管道、两条充氯软管、安装在充氯软管一端的软管连接阀,所述的液氯输送管道依次连通气动阀、抽负压阀和一个软管连接阀,所述的气动阀与抽负压阀之间的液氯输送管道上连通另一个软管连接阀,所述的抽负管道为水平布置,所述的抽负管道通过其上设置有的两个液氯抽负接头分别与两条充氯软管连通。
所述的抽负管道出口端低于抽负管道入口端。
所述的抽负管道出口端还安装有缓冲罐。
原液氯充装系统设计是:如图1所示,液氯经气动阀后进入DN50管道,管道分两支,由Φ14的紫铜软管充入钢瓶。钢瓶充装完成后进行抽负压时需将气动阀至钢瓶阀和抽负压阀三阀门间管道内液氯抽尽。为减少每次氯气抽负总量,现将液氯抽负接头改装在铜管连接阀(DN25角阀)后接入,使用Φ14的紫铜,每次充装结束只抽Φ14的铜管内的少量液氯。可减少充装过程液氯产品的损失,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原抽负管道为竖直安装,向上并入总管后送往氯气处理工序。环境空气的凝水在重力作用无法被向上抽走,为排除凝水将液氯抽负管道由原来的竖直向上布置改为水平走向,使用DN80管道,并确保管道头尾有一定的位差,冷凝液体进入管道后可以顺利排走。可以降低氯气和水对系统的腐蚀,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同时,因为没有水进入钢瓶中,不会因水与氯气在钢瓶中反应生成三氯化铁杂质,影响液氯的生产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新型液氯充装装置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液氯充装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之新型液氯充装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液氯输送管道,2-气动阀,3-软管连接阀,4-抽负压阀,5-抽负管道,6-充氯软管,7-钢瓶,8-液氯抽负接头,9-缓冲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新型液氯充装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液氯输送管道1、气动阀2、抽负压阀4、抽负管道5、两条充氯软管6、安装在充氯软管一端的软管连接阀3,所述的液氯输送管道1依次连通气动阀2、抽负压阀4和一个软管连接阀3,所述的气动阀2与抽负压阀4之间的液氯输送管道上连通另一个软管连接阀3,所述的抽负管道5为水平布置,所述的抽负管道5通过其上设置有的两个液氯抽负接头8分别与两条充氯软管6连通。要求抽负管道5头尾有一定的位差,即抽负管道5出口端低于抽负管道5入口端,使冷凝液体进入管道后可以顺利排走。所述的抽负管道5出口端还安装有缓冲罐9。即抽负管道末端安装一缓冲罐,分离废气与冷凝液。气体由顶部管道送次氯气处理工序,缓冲罐底部所收集到的凝液由岗位操作人员定时排出,送往污水处理站。
本实施例中充氯软管6使用Φ14的紫铜,每次充装结束只抽Φ14的铜管内的少量液氯。可减少充装过程液氯产品的损失,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通过改进抽负管道5为水平走向,且要求管道头尾有一定的位差,确保冷凝液体能够顺利被抽走,可以降低氯气和水对系统的腐蚀,减少液氯钢瓶使用出现的堵管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柳化氯碱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柳化氯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98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NG多功能充装集成系统
- 下一篇:改良的高压气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