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破碎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49592.6 | 申请日: | 2015-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1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 发明(设计)人: | 唐伟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盛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B17/04 | 分类号: | B29B17/04;B02C2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1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破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回收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塑料破碎机。
背景技术
塑料破碎机广泛应用于废塑料再生和工厂边角料的回收再利用。塑料破碎机又叫塑料粉碎机主要用于破碎各种塑性塑料和橡胶如塑料异型材、管、棒、丝线、薄膜、废旧橡胶制品。粒料可直接供挤出机或注塑使用,也可以通过基础造粒再生使用。
但是在塑料破碎机的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由于物料一次性进料太多而使破碎槽和剪切转轴之间被过度填充,而使剪切转轴上的剪切齿转到时受到的阻力过大,一方面会致使驱动电机上的负荷过大,另一方面将会在成剪切转轴的转动速度减慢,不仅会造成塑料破碎机破碎效率低下,还容易造成塑料破碎机机体的损坏;其次,由于破碎槽与剪切转轴之间被过度填充,将会使部分物料无法收到剪切转齿的破碎作用,致使塑料破碎机的破碎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避免破碎槽与剪切转轴之间被过度填充,使剪切转轴的破碎效率更高,破碎效果更好,同时可以有效的保护机体的塑料破碎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破碎机,包括开设有进料口的机体,所述机体内设置有破碎槽;所述破碎槽内设置有剪切转轴;所述进料口与破碎槽之间设置有破碎腔;所述破碎腔靠近进料口处设置有第一检测单元;所述破碎腔靠近破碎槽处设置有第二检测单元;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均检测位于破碎腔内物料高度,以发出检测信号;所述机体的进料口处滑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控制挡板运动的电动液压杆;所述机体外还设置有一接受检测信号,以控制电动液压杆运动的控制单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检测位于破碎腔内物料高度,以发出检测信号;而控制单元则会接受检测信号,并处理检测信号,若第一检测单元检测的物料高度低于预先设定的要求,则启动电动液压杆,使电动液压杆带动挡板远离进料口运动,以使物料能够顺利进入至破碎腔内,以增加物料;若第二检测单元检测的物料高度高于预先设定的要求,则启动电动液压杆,使电动液压杆带动挡板向进料口运动,以使挡板能够封住进料口,使物料无法进入至破碎腔内,避免破碎槽与剪切转轴之间被过度填充,从而达到了本实用新型使剪切转轴的破碎效率更高,破碎效果更好,同时可以有效的保护机体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口连通有滞留管;所述滞留管自与机体相连的一端至另一端呈背向地面倾斜设置;所述挡板穿插于滞留管内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滞留管的设置以及滞留管自与机体相连的一端至另一端呈背向地面倾斜设置;使得物料在通过滞留管时可以依靠自身的重力势能而具有滑向进料口的趋势,从而使得挡板可以有效的控制滞留管内物料的运动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高度大于滞留管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高度大于滞留管厚度的设置可以使挡板与滞留管之间所形成的阻挡作用更好,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能进一步增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单元均套设于一保护盒内,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端穿过保护盒上开设的细孔,以检测位于破碎腔内物料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物料容易进入检测单元内,而使检测单元遭到损坏而失效,而保护盒的设置则可以有效的保护检测单元,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动液压杆电连接有蓄电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动液压杆电连接有蓄电器的设置,可以避免外接电源,一方面可以避免由于额定电压的问题而对电动液压杆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可以对电动液压杆的位置进行更多的摆放选择,使其通用性能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开关管;所述蓄电器通过开关管连接于电动液压杆;所述开关管的控制极接受所述检测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关管的设置及其连接关系的设置,以达到通过控制单元而对电动液压杆的运动状态进行控制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塑料破碎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塑料破碎机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塑料破碎机实施例控制单元的控制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盛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盛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95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