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程机械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49314.0 | 申请日: | 2015-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1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池田泰辅;前田贵志;塚本大德;野田刚;尾崎正和;上田庆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钢建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减少废气中所含的NOx等,搭载有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选择性催化剂还原)系统的作业机械正在增加。在SCR系统中,一般将尿素水等还原剂添加到废气中来促进NOx等的还原。
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构成:即,液体还原剂用容器通过液体还原剂供给管与排气管连接,从而能够利用液体还原剂供给泵将液体还原剂用容器内的尿素水溶液向排气管供给。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0936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方案中,对将还原剂容器配置于上部旋转体什么位置进行了各种研究,但没有记载供给泵的具体配置。因此,根据供给泵的配设位置,存在行驶中的下部行驶体使飞散的石子、瓦砾等碰撞并损伤供给泵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是通过设法配置供给泵,从而防止在行驶中飞散的石子等损伤供给泵。
本实用新型的对象是一种在上部旋转体搭载有通过向发动机的废气供给还原剂来还原废气的还原装置的工程机械,寻求如下的解决方法。
即,第一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上述上部旋转体具有底板、和从该底板竖立设置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纵板,上述还原装置具有储存上述还原剂的还原剂容器、和用于吸取储存于该还原剂容器的还原剂并将其送入上述发动机的排气路径内的供给泵,上述还原剂容器配设于上述上部旋转体的比上述纵板更靠车宽度方向的外侧,上述供给泵配设在上述纵板与上述还原剂容器之间。
在第一技术方案中,在上部旋转体的比纵板更靠车宽度方向的外侧配设还原剂容器,在纵板与还原剂容器之间配设供给泵。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侧面观察时供给泵被还原剂容器覆盖,所以即使行驶中的下部行驶体使石子、瓦砾等飞散,石子、瓦砾等也不会碰撞供给泵。另外,供给泵配设于比还原剂容器更接近上部旋转体的旋转中心的位置,所以能够减少上部旋转体因旋转时的行驶、挖掘作业而摆动时的冲击力的影响。
第二技术方案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的特征在于,上述供给泵安装于上述纵板的侧壁面。
在第二技术方案中,在刚性高的纵板的侧壁面安装供给泵,从而不另外设置防振安装等就能够抑制行驶中的振动传至供给泵,供给泵不易损伤。
第三技术方案在第一或第二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供给泵的内部将筒状的过滤器部件收纳为能够沿筒轴方向取放,该过滤器部件用于将从上述还原剂容器吸取的还原剂中所含的异物除去,上述供给泵配设为能够沿斜下方取放上述过滤器部件的姿势。
在第三的技术方案中,将供给泵配设为能够从斜下方取放过滤器部件的姿势,所以在作业者从供给泵的上方伸手而更换过滤器部件的情况下,容易进行取放过滤器部件的作业。
第四技术方案在第一~第三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基础上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上部旋转体上的上述还原剂容器的前侧配设有用于收纳工具的工具箱,上述工具箱以在正面观察时不与上述供给泵重合的方式配设为与上述纵板之间存在间隙。
在第四技术方案中,在工具箱与纵板之间以在正面观察时不与供给泵重合的方式设置间隙。由此,作业者在进行供给泵的维护时能够从该间隙伸手而触及到供给泵,维护性提高。
第五技术方案在第四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工具箱与上述纵板之间将在正面观察时覆盖上述供给泵的正面罩设置为能够装卸。
在第五技术方案中,在正面观察时供给泵被正面罩覆盖,所以能够保护供给泵远离石子、瓦砾等,并且能够取下正面罩来维护供给泵。
第六技术方案在第一~第五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基础上的特征在于,具备覆盖上述还原剂容器以及上述供给泵的上方的容器罩。
在第六技术方案中,利用容器罩覆盖还原剂容器以及供给泵的上方,所以与分别设置还原剂容器用的罩和供给泵用的罩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部件个数。另外,能够利用容器罩保护还原剂容器以及供给泵远离雨水等。
第七技术方案在第六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的特征在于,上述容器罩的上表面构成用于供作业者上下上述上部旋转体的踏面。
在第七技术方案中,作业者在上下上部旋转体时,能够利用容器罩作为踏面,所以不需要另外设置踏台,能够减少部件个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钢建机株式会社,未经神钢建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93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向下导向排气式排气管
- 下一篇:汽油机油底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