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式充电电源的充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49213.3 | 申请日: | 2015-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9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叶常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普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157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充电 电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一种可移动式充电电源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日益成熟,更加经济、环保的电动汽车已成为许多人出行选择的交通工具,但由于配套充电设施的落后,则严重制约了其发展,而如何解决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就成为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都是通过固定安装的充电机来为电动汽车充电,当出行在外时,如需对电动汽车充电则必须寻找充电桩,特别是在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缺电的状况下,难以及时的寻找到充电桩,给众多电动汽车用户的出行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充电电源的充电装置,该装置通过在一个可移动的平台上设置充电电源及相关配套装置/功能件,从而使该充电装置可移动至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旁对其充电,如大型停车场或公路旁对电动汽车的应急机动充电救援。
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原理是:将原有的固定式充电电桩配置重新组合并配置有适于承载充电设备的移动平台,如可对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的带有充电电池组的机动车辆,在该组合结构中,还设计有可向道路旁的电网快速连接取电并向电源装置提供电压源的取电供电装置;在该组合结构中为使向电网取电后即能达到对请求充电的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的功能,增加配置了一台25kAV稳压电源装置和充电插头,同时在该组合结构中通过配置一云智能模块,使用户由无线通讯、智能手机通过云端与该充电装置连接可随时响应所需充电服务请求,能满足在道路行驶中的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服务的需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可移动式充电电源的充电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移动平台、充电系统、人机交互系统,所述充电系统、人机交互系统分别设在移动平台上,所述人机交互系统用于充电信息的输入、处理、通信传输及费用结算,所述充电系统包括依次电联接的取电供电装置、电源装置、充电机,其中
所述取电供电装置与电网连接并向电源装置供电;
所述电源装置用于转换取电供电装置提供的电压,并向充电机输出稳压电源;
所述充电机通过可选充电插头与电动汽车连接充电。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人机交互系统包括人机交互界面、工控PC机、数据交换机、通讯设备,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输入充电信息,经工控PC机处理后,由数据交换机和通讯设备配合传输充电信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通讯设备包括无线通讯设备,或WIFI通讯设备。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源装置向充电机输出的稳压电源为25kAV。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移动平台采用锂电池组提供驱动动力。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采用在移动平台上设置能与电动汽车连接充电的充电系统,且充电系统是通过取电供电装置与电网连接供电,同时在移动平台上还设有用于充电信息的输入、处理、通信传输及费用结算的人机交互系统,使得该充电装置可移动至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与其连接充电,并完成充电结算,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固定式充电桩带来的不便,使得电动汽车充电不受空间限制,可随时随地为电动汽车用户带提供更为方便的充电方式。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机动性好,适用于大型停车场应用实施,尤其适用于电动汽车在道路上的应急充电救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1-移动平台、2-可选充电插头、3-取电供电装置、4-人机交互界面、5-锂电池组、6-充电机、7-电源装置、8-工控PC机、9-数据交换机、10-通讯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在下文的描述中展示了大量的具体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不采用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部分或所有部分来实施本实用新型,但其它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那些已知的操作,而不会使本实用新型难以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普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普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92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