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扫码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49084.8 | 申请日: | 2015-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6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 发明(设计)人: | 彭念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李杰 |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扫码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连板上的多个条形码或二维码进行扫描读取的扫码机。
背景技术
目前连板产品扫码使用人为手动扫码方式,由于产品间距和扫码枪精度和速度限制或人为客观因素,导致漏刷码造成后端不必要的重工作业,且手动作业方式效率较低,不方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扫码机,能够自动完成连板上的多个条码扫描读取,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载物台,载物台上通过支臂悬置有一扫码器,底座上设有能够控制悬臂沿X轴移动的X轴驱动装置,底座上还设有能够控制载物台沿Y轴移动的Y轴驱动装置。
所述X轴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带有螺纹的驱动丝杆和导杆,驱动丝杆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并能够原位转动,驱动丝杆和导杆沿X轴方向设置并分别穿过支臂的底部,支臂的底部设有与驱动丝杆上的螺纹相适应的内螺纹。
所述Y轴驱动装置位于底座与载物台之间,Y轴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驱动轴、齿轮和齿轮条,驱动轴设于第二驱动电机上,齿轮套接在驱动轴上并能够原位转动,齿轮条沿Y轴方向伸展并安装于载物台的底部,齿轮与齿轮条齿合。
所述X轴驱动装置和Y轴驱动装置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扫码机还包括沿Y轴方向安装的导轨,导轨安装在底座上并位于底座与载物台之间,载物台的底部设有滑块,滑块设于导轨上的凹槽内。
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防震垫。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扫码机,通过X轴驱动装置控制悬臂进而控制扫码器能够沿X轴方向移动,通过Y轴驱动装置控制载物台能够沿Y轴方向移动,上述二者的结合使得扫码器能够扫描载物台上不同位置的条码,使得连板条码产品的扫码工作得以实现;
(2)本实用新型的X轴方向的驱动通过驱动丝杆上的螺纹与支臂底部的内螺纹相配合,实现第一驱动电机控制扫码器运动的目的,其中驱动丝杆正向或反向转动一定圈数时,支臂能够沿X轴正向或反向移动,导杆起到支撑支臂的目的,此种控制方式简单;
(3)本实用新型的Y轴方向的驱动通过齿轮与齿轮条的齿合,实现载物台沿Y轴方向运动的目的,且在Y轴方向上设有导轨,使得载物台运行顺畅;
(4)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对连板上的条码逐一扫描的功能,避免了人工操作带来的潜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结构合理,设计巧妙,简单易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扫码机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扫码机的主视图;
图3为图2所示扫码机的左视图。
其中:1、底座,2、载物台,3、支臂,4、扫码器,5、X轴驱动装置,501、第一驱动电机,502、驱动丝杆,503、导杆,6、Y轴驱动装置,601、第二驱动电机,602、驱动轴,603、齿轮,604、齿轮条,7、控制器,8、导轨,9、滑块,10、防震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扫码机,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用于放置待检测物体的载物台2,载物台2上通过支臂3悬置有一扫码器4,底座1上设有能够控制悬臂3沿X轴方向移动的X轴驱动装置5,底座1上还设有能够控制载物台2沿Y轴方向移动的Y轴驱动装置6,X轴驱动装置5和Y轴驱动装置6分别与控制器7电连接。控制器7上分别设有启动开关和暂停开关,控制器7通过预先编程好的驱动程序控制X轴驱动装置5和Y轴驱动装置6独自工作。
X轴驱动装置5包括第一驱动电机501、带有螺纹的驱动丝杆502和导杆503。驱动丝杆502与第一驱动电机501连接并能够被第一驱动电机501带动原位转动,驱动丝杆502和导杆503沿X轴方向设置,且分别穿过支臂3的底部,支臂3的底部设有与驱动丝杆502上的螺纹相适应的内螺纹。驱动丝杆502被第一驱动电机501带动正向或反向转动一定圈数时,支臂3能够被驱动丝杆502带动沿X轴方向移动,从而实现扫码器4对X轴方向上的不同位置的条码进行扫描读取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90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物联网信息处理的终端设备
- 下一篇:带有USB公头的涉密计算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