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儿童滑板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7145.7 | 申请日: | 2015-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7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赵长胜;施卓岷;李波;周向志;顾浩;王念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百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3/00 | 分类号: | B62K3/00;B62K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儿童 滑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板车,尤其是一种适于儿童用的儿童滑板车。
背景技术
滑板车是生活中很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娱乐工具,目前市场上的滑板车多为传统的滑板车,功能单一,对于儿童来说,这显然不能很好地满足儿童的童趣,同时当出现滑行疲劳时也不能很好地有替换方案,该传统滑板车势必会缺乏市场竞争力;所以设计出一种多种使用功能、外形美观、组装简单方便的滑板车就成为增加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外形美观、组装简单方便的儿童滑板车。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儿童滑板车,包括滑行板,所述滑行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脚轮,所述滑行板上连接有骑行板,所述骑行板与滑行板固定连接,所述骑行板的自由端连接有骑行轮,所述骑行轮与所述骑行板固定连接,所述骑行板的自由端还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与骑行板固定相连,所述滑行板两端还分别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固定所述把手。所述把手可以装拆。
作为优选,所述骑行板的自由端及滑行板的两端均开有U型叉口。所述骑行板上的U型叉口为了便于安装骑行轮,所述滑行板两端的U型叉口为了便于安装滑行轮和主支撑轮。
作为优选,所述滑行板靠近骑行板的表面上设置有站立垫,所述站立垫与滑行板固定连接,所述站立垫上固定设置有摩擦微凸。
作为优选,所述脚轮包括主支撑轮、滑行轮,所述主支撑轮和滑行轮分别固定连接在滑行板的两端U型叉口内。
作为优选,所述骑行板固定安装在滑行轮和站立垫之间,在所述滑行板位于水平位置时,所述骑行板向滑行方向倾斜凸出,此时,骑行板的水平投影长度小于滑行板的长度。骑行板安装位置位于滑行板的1/4-1/2处,这样不仅能保证使用者站立面积的舒适,同时还能保证滑板车在运行时候的良好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骑行板呈100-130°的V型弯曲。骑行板的1/3-1/2处进行一定角度的弯曲,将所述的骑行板固定安装至滑行板上时,该弯曲构造不仅能更好地承受来自滑行时操作者施加到骑行板自由端把手上的力,同时,也使得外型上更美观,更灵动,不呆板。
作为优选,所述骑行板靠近滑行轮的一面设置有坐垫,所述坐垫与骑行板固定连接。坐垫采用有一定柔软度的材质,使之与人体接触更舒适。所述坐垫最好覆盖至V型弯曲的V型尖端。
作为优选,所述骑行轮外部还设置有遮护帽,所述遮护帽与骑行板固定连接。遮护帽设置在骑行轮外部,罩住骑行轮,避免骑行轮上粘附的赃物直接暴露在使用者面前,保持清洁卫生。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滑板车仅由经特殊设计过的滑行板和骑行板组成,配合脚轮及骑行轮便可以根据需要实现滑行和骑行的功能,当滑行轮和主支撑轮接触地面时,为传统的滑板车使用模式,当将本实用新型翻转一定角度后,使骑行轮和主支撑轮位于地面上时,该滑板车能充当骑行木马,获得另一种使用功能,且两种使用状态转换简单方便,只需要将本实用新型翻转一定角度即可;配件如把手、遮护帽的组装简易,不费力,且整体外形简洁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滑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骑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滑行板;2、骑行板;21、骑行轮;3、把手; 4、U型叉口;5、站立垫;6、摩擦微凸;7、插销孔;11、主支撑轮;12、滑行轮; 13、坐垫;22、遮护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作进一步的阐述。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儿童滑板车,包括滑行板1,所述滑行板1上连接有骑行板2,所述骑行板2与滑行板1固定连接,所述骑行板2的自由端连接有骑行轮21,所述骑行轮21与所述骑行板2固定连接,所述骑行板2的自由端还连接有把手3,所述把手3与骑行板2固定相连,所述滑行板1两端还分别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插销孔7,所述把手3固定安插在所述插销孔7中。所述骑行板2的自由端及滑行板1的两端均开有U型叉口4,所述滑行板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支撑轮11、滑行轮12,所述主支撑轮11和滑行轮12分别固定连接在滑行板1的两端U型叉口4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百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百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71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减震行程变压力前叉
- 下一篇:电动车缓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