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玻璃真空吸热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46775.2 | 申请日: | 2015-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3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 发明(设计)人: | 郑尚顺;郑志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尚顺 |
| 主分类号: | F24J2/05 | 分类号: | F24J2/05;F24J2/24;F24J2/4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376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玻璃 真空 吸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热的利用领域,具体是一种内层玻璃管为粗糙毛面并带亚光吸热膜层的太阳能玻璃真空吸热管。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太阳能玻璃真空吸热管,参见图1-3所示,由透光外管和吸热玻璃内管构成,吸热玻璃内管的外表面具有高吸收率的吸热膜层,夹层之间抽成真空。吸热膜层是在光洁的硅硼玻璃管上通过真空磁溅射工艺,利用亮光钯材溅射沉积的金属亮光膜层。光亮如镜的玻璃内管如同一根“闪亮的金属棒”,在光照的条件下,由于形体是一个圆柱体,受光面又是一个光亮的半球体,在形体表面,阳光全天候垂直照射只有一个点,乃至一条线,其余光线受入射角增大,斜射光线变多,因此吸光率和光热转换率很低(行业内一般只有50%)。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层玻璃管为粗糙毛面并带亚光吸热膜层的太阳能玻璃真空吸热管,以提高单位面积内太阳能玻璃真空管的热吸收率,节约生产资料,加大阳光资源的利用,拓展太阳能光热在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应用领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太阳能玻璃真空吸热管,包括由内层玻璃管和套在其外部的外层玻璃管组成的双层内套式玻璃管,内层玻璃管的外壁与外层玻璃管的内壁之间的空间构成真空腔,所述内层玻璃管的外表面为粗糙凹凸的峰谷毛面,在所述粗糙凹凸的峰谷毛面上设有吸热膜层。
进一步的,所述吸热膜层为亚光吸热膜层。
进一步的,所述亚光吸热膜层是选用亚光钯材通过磁控溅射镀积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粗糙凹凸峰谷毛面的表面粗糙度为0.08-0.5mm。
进一步的,外层玻璃管为硅硼透光低铁透明玻璃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内层玻璃管的外表面为粗糙凹凸的峰谷毛面,粗糙凹凸的峰谷毛面上设有亚光吸热膜层,由于玻璃管外表面凹凸峰谷不平,光线垂直照射面增多,多次折射于峰谷面的光线增多,峰谷表面线性增长,受光面积加大,加上表面的吸热膜层为亚光面,吸光性巨变。实用新型人经科学计算和现场实验中得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玻璃真空吸热管,比现有的太阳能真空玻璃吸热管热效率提高30%-50%,在特定的环境中达70%左右。
本实用新型的真空玻璃吸热管直射面积大,多次折射面广,再次受光面多,总体受光面巨增,同时采用的亚光吸热膜层反光率低,故该玻璃真空吸热管热效率高,在相同环境工况下,是传统产品热转换率的1.3~1.5倍,在太阳能热利用行业不光节约材料,拓展利用领域,而且更多的减少安装面积和空间,是太阳能光热真空管的又一次革命,能为我国工业化太阳能热利用迈进一大步。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太阳能真空吸热管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内管光照折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玻璃真空吸热管的结构图;
图5是图4的侧视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6中峰谷毛面的光照折射示意图。
图中:
1、内层玻璃管;2、外层玻璃管;3、峰谷毛面;4、亚光吸热膜层;5、内管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4-7所示,一种太阳能玻璃真空吸热管,包括由内层玻璃管1和套在其外部的外层玻璃管2组成的双层内套式玻璃管,内层玻璃管的外壁与外层玻璃管的内壁之间的空间构成真空腔,外层玻璃管为硅硼透光低铁透明玻璃管,内层玻璃管的外表面为粗糙凹凸的峰谷毛面3,峰谷毛面的表面粗糙度可以为0.08mm、0.09mm、0.1mm、0.3或0.5mm,在粗糙凹凸的峰谷毛面上设有亚光吸热膜层4,亚光吸热膜层4是选用亚光钯材通过磁控溅射镀积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玻璃真空吸热管生产工艺与传统产品工艺完全相同,对传统工艺设备无需更换改动,仅在流水线前置一台表面处理装置,使玻璃内管表面凹凸不平峰谷适中,深度为宜,确保玻璃内管应力达标,毛面均匀。放入镀膜仓内,选用亚光镀膜钯材,按正常工艺镀上亚光吸热膜层,取出已镀好的内层玻璃管,加套硅硼玻璃外管,放置好内管支架5,两头热熔封接,拉尾、抽空、吸气,一支吸收率极高的太阳能玻璃真空吸热管下线成品,除粗糙度系数把控外,工艺流程一如既往,无需扩改或再投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尚顺,未经郑尚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67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