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乌氏粘度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6363.9 | 申请日: | 2015-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5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霞;李宗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仁学院;王霞 |
主分类号: | G01N11/06 | 分类号: | G01N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61011 贵州省铜***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度计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仪器固定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乌氏粘度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高聚物摩尔质量不仅反映了高聚物分子的大小,而且直接关系到它的物理性能,是个重要的基本参数。与一般的无机物或低分子的有机物不同,高聚物多是摩尔质量大小不同的大分子混合物,所以,通常所测高聚物摩尔质量是一个统计平均值。
测定高聚摩尔质量的方法很多,而不同方法所得平均摩尔质量也有所不同。比较起来,粘度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并有很好的实验精度,是常用的方法之一,用该法求得的摩尔质量称为粘均摩尔质量。
乌氏粘度计是一种通过测量液体在毛细管中的流出时间,来测量液体的运动粘度的悬挂液柱型粘度计。现有技术中,非全自动型乌氏粘度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无固定装置,其在超级恒温水浴槽中往往存在安装困难且较难固定等问题,从而导致测试误差较大,给测试造成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乌氏粘度计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乌氏粘度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面板和U形支架,所述水平面板两端的中部设有支架固定孔,所述U形支架的两个顶端分别贯穿两个支架固定孔,并通过固定螺栓紧固;所述U形支架的底部中心安装有吸盘;所述U形支架的两个支臂上分别安装有试管夹;所述水平面板的中部设置有A管固定孔、B管固定孔和C管固定孔;所述水平面板上还设置有水平仪;所述水平面板的一端底面上设置有面板支撑螺栓,另一端设置有高度调节螺栓。
进一步地说:
所述A管固定孔、B管固定孔、C管固定孔内分别设置有A管固定装置、B管固定装置、C管固定装置;所述A管固定装置、B管固定装置、C管固定装置均为弹力塑胶管。
所述水平面板为PP板、钢化玻璃板或者玻璃钢板。
所述吸盘为真空吸附型软胶吸盘。
所述高度调节螺栓设有两颗,且均为从水平面板上部进行调节。
所述水平仪为内嵌式刻度水平泡式。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乌氏粘度计固定于水平面板及支架上,并通过吸盘将支架固定在超级恒温水槽底部,通过高度调节螺栓并配合水平仪可以保证乌氏粘度计处于竖直状态,通过调整面板支撑螺栓和高度调节螺栓,再配合底部吸盘拉力,可以固定乌氏粘度计于恒温水浴槽中,从而能够减少因一般试管夹夹持不当造成的测试震荡及破碎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独特、操作简单、经济环保、市场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了乌氏粘度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平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乌氏粘度计固定装置,包括水平面板和U形支架7,所述水平面板为PP板、钢化玻璃板或者玻璃钢板。
所述水平面板两端的中部设有支架固定孔1,所述U形支架7的两个顶端分别贯穿两个支架固定孔1,并通过固定螺栓8紧固;所述U形支架7的底部中心安装有吸盘11,所述吸盘11为真空吸附型软胶吸盘。;所述U形支架7的两个支臂上分别安装有试管夹10;所述水平面板的中部设置有A管固定孔3、B管固定孔4和C管固定孔5;所述水平面板上还设置有水平仪6,所述水平仪6为内嵌式刻度水平泡式。所述水平面板的一端底面上设置有面板支撑螺栓9,另一端设置有高度调节螺栓2,所述高度调节螺栓2设有两颗,且均为从水平面板上部进行调节。
所述A管固定孔3、B管固定孔4、C管固定孔5内分别设置有A管固定装置、B管固定装置、C管固定装置;所述A管固定装置、B管固定装置、C管固定装置均为弹力塑胶管。
使用时,将乌氏粘度计的A管3-1、B管4-1、C管5-1分别穿过A管固定孔3、B管固定孔4、C管固定孔5,并分别通过A管固定装置、B管固定装置、C管固定装置固定于A管固定孔3、B管固定孔4、C管固定孔5;再用试管夹10固定住A管、B管。将装备完毕的固定装置置于超级恒温水浴槽中,压紧底部的吸盘11,使其与超级恒温水浴槽的槽底吸紧;再调整高度调节螺栓2,使水平仪6的气泡处于水平仪的中部,至此,乌氏粘度计固定、安装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仁学院;王霞,未经铜仁学院;王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63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