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多功能结构力学实验台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4913.3 | 申请日: | 2015-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0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姜忠宇;何芝仙;汤精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10 | 分类号: | G09B23/1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永生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多功能 结构 力学 实验 台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力学实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式多功能结构力学实验台架。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关于桁架及刚架结构的力学实验台架多是针对结构进行静力学实验,不能进行动力学实验,实验功能单一,缺乏对结构进行整体性能测试评估的方法和手段。
并且现有的力学实验台架结构简单,可组合性差,力学模型过于简单缺乏变换,结构功能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动手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多功能结构力学实验台架,以达到分别进行静力学测试和动力学实验测试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组合式多功能结构力学实验台架,包括实验框架和加载机构以及待测实验的杆架结构,所述杆架结构设在实验框架上,所述实验框架上设有横梁,所述加载机构可移动的设在横梁上,所述加载机构通过压头作用在杆架结构上。
进一步的,所述加载机构通过滑块设在横梁上,所述横梁为与滑块螺纹配合的丝杆,所述丝杆一端上设有移动手轮。
所述加载机构包括螺杆、加载手柄、测力仪,所述加载手柄设在螺杆顶端,所述测力仪设在螺杆下端,压头设在测力仪下部。
所述压头与杆架结构相接触端设有滚轮。
所述实验框架包括实验边框架和可移动边框,所述可移动边框上端与横梁相连,所述可移动边框下端与实验边框架底部相连。
所述杆架结构包括杆件和联接接头,所述杆件两端均设有连接孔,所述联接接头上设有一组凸起的连接头,连接头上设有与杆件上连接孔相适配的孔。
所述加载机构还包括激振器,所述激振器设在杆架结构下方固定在实验边框架的底部上。
所述实验边框架的侧架和可移动边框上均设有用于固定杆架结构的安装孔。
所述杆件一端的连接孔为两个,每个连接头上设有与一端两个连接孔相适配的两个孔。
所述联接接头上设有二个或三个或四个或五个或六个或八个分支的连接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杆件搭配联接接头可组合出多种桁架结构、刚架结构以及组合结构,建立多种实体模型,并可对实体模型进行整体静态和动态的力学测试实验,能对结构的整体性能进行测试评估;组合操作简便,功能多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力学实验台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杆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联接接头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联接接头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联接接头结构示意图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联接接头结构示意图四。
图8为本实用新型联接接头结构示意图五。
图9为本实用新型联接接头结构示意图六。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联接接头结构示意图七。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联接接头结构示意图八。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杆架结构示意图一。
图13为图12力学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杆架结构示意图二。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杆架结构示意图三。
图中:1.杆件、2.实验边框架、3.可移动边框、4.横梁、5.预留安装孔、6.结构支座、7.联接接头、8.加载手轮、9.螺杆、10.滑块、11.丝杆、12.测力仪、13.压头、14.激振器、15.固定支座、16.移动手轮、17.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15所示,该组合式多功能结构力学实验台架,包括实验框架和加载机构以及待测实验的杆架结构,其中,实验框架包括实验边框架2和可移动边框3,实验边框架2为上部开口的框架,由底架和两侧架组成,在实验边框架的上部开口处设有横梁4以及横杆,横梁4位于横杆上方并排设置,横梁4两端通过轴承设在实验边框架的两侧架顶部,横杆两端固定在实验边框架的两侧架顶部;可移动边框3设在实验边框架内,可移动边框3为一竖杆,可移动边框顶端套在横梁上,可移动边框底端设实验边框架底部上的滑槽内,可移动边框顶部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横杆上,可移动边框底端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实验边框架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49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体的浮沉条件演示装置
- 下一篇:力学弹簧弹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