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怠速熄火控制系统的改良配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3610.X | 申请日: | 2015-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6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赖玮凡;陈子文;周照显;洪诚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29/02 | 分类号: | F02D29/02;F02P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熄火 控制系统 改良 配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怠速熄火控制系统的改良配置,尤指一种适用于机车的怠速熄火控制系统的改良配置。
背景技术
关于现有怠速熄火控制系统,请参阅图3所示,系为现有怠速熄火控制系统的配置立体图。由图可知,传统上怠速熄火控制系统91设置于一机车上,主要包括有:一启动马达93、一怠速熄火开关控制器94、一启动继电器95以及一电源供应器96。所述的启动马达93设置于一车架92上,其包括一左车架921及一右车架922,分别位于机车中心线的左、右两侧。其中,怠速熄火开关控制器94设置于启动马达93上,并同时电连接启动马达93;另将设置于右车架922的启动继电器95电连接该怠速熄火开关控制器94。最后,将电源供应器96电连接启动继电器95,该怠速熄火控制系统91即可执行怠速熄火及再启动的作业。
然而,现有怠速熄火控制系统91为人所诟病的地方在于,启动继电器95易受到位于同侧的高压线圈97的电磁波干扰,以及怠速熄火开关控制器94易受启动继电器95机械接点接触所产生的高频讯号的影响,而造成整个怠速熄火控制系统发生失效或故障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系在提供一种怠速熄火控制系统的改良配置,可减少受到电磁波或干扰源的影响,有效避免怠速熄火开关控制器发生故障,而必须采用手动启动的情形产生。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怠速熄火控制系统的改良配置,该怠速熄火控制系统设置于一机车上,主要包括有:一启动马达、一怠速熄火开关控制器、一启动继电器及一电源供应器。启动马达设置于一车架上;怠速熄火开关控制器设置于启动马达上,并电连接启动马达;启动继电器电连接怠速熄火开关控制器;此外,将电源供应器电连接该启动继电器,藉以提供整个怠速熄火系统的电源供应。车架包括一左车架及一右车架,分别位于机车中心线的左、右两侧,启动继电器与一高压线圈系配置于左车架与右车架的相对侧,用以避免遭受电磁波的干扰。
其中,电源连接线也同时具备有吸收干扰源的功效,因此当所连接的电源连接线的长度越长时,能使干扰源缩小或消失,避免怠速熄火开关控制器因启动继电器机械接点的瞬间接触所产生的高频干扰而失效。
通过上述设计,将启动继电器与高压线圈配置于车架的相对侧,不但能增加启动继电器与高压线圈之间隔距离,使得干扰源的影响随两者距离增加而递减。此外,因分隔相对两侧,电源连接线的连接长度也随之增加,通过所述的吸收效应,使得干扰源缩小或消失,有效吸收干扰源的dB值,成功避免怠速熄火开关控制器失效。
在本实用新型的配置下,上述高压线圈可设置于右车架上,因此与设置于左车架上的启动继电器保持一适当距离,用以避免干扰源及电磁波的干扰。
在本实用新型的配置下,上述高压线圈可设置与一火星塞口同侧,系将可能影响到启动继电器的干扰源皆远离并保持一适当距离,有利减少怠速熄火开关控制器发生故障的机率。
以上概述与接下来的详细说明皆为示范性质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而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与优点,将在后续的说明与图示加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系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怠速熄火控制系统的配置示意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怠速熄火控制系统的配置立体图。
图3系现有怠速熄火控制系统的配置立体图。
【符号说明】
1 怠速熄火控制系统 2 车架
21 左车架 22 右车架
3 启动马达 4 怠速熄火开关控制器
5 启动继电器 6 电源供应器
7 高压线圈 8 火星塞口
91 怠速熄火控制系统 92 车架
921 左车架 922 右车架
93 启动马达 94 怠速熄火开关控制器
95 启动继电器 96 电源供应器
97 高压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理解和实现本实用新型,现结合附图描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36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油发动机的第二道气环
- 下一篇:散热器的除气结构以及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