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护套专用切割系统的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3532.3 | 申请日: | 2015-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9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彬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田电子护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4 | 分类号: | B65G4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套 专用 切割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套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护套专用切割系统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护套用于接线端子的外层绝缘、防护用并被广泛应用于电器线束;它具有使用方便、色彩鲜艳、金属防锈、标示、捆扎、阻燃、绝缘性能良好等特点。半成品的护套需要经过切割程序后才能够使用。
传统护套专用切割系统,包括传送机构、切割机构以及用于联动传送机构的第一电机和用于联动切割机构的第二电机,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传送带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插入护套的固定顶杆,切割机构包括用于切割护套的切刀。在上料的时候需要人工将护套一个一个套在固定顶杆上,这样不仅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精力,而且生产效率低,费时费力,非常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套专用切割系统的上料装置,能够适用于各种规格的护套,方便实用,实现了无需人工即可自动上料,大大提升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护套专用切割系统的上料装置,包括传送机构、上料机构以及用于联动传送机构的第一电机和用于联动上料机构的第二电机,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滚筒以及用于支撑滚筒的机架;所述传送机构包括首尾相连的传送带和带动传送带运动的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动辊或第二转动辊相连,所述传送带一部分贯穿于滚筒,且传送带上固设有用于护套套设的、且与地面垂直的固定顶杆;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带动滚筒转动的滚轮,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设置于机架上,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滚轮之间设置有传动带,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滚轮通过传动带联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首尾连接呈圈型结构的传送带能够包裹在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外,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转动辊或第二转动辊转动,传送带随之运转传送做循环运动;使得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滚轮通过传动带联动,从而控制滚筒转动,使得位于滚筒内的护套跟着滚筒一起转动,当到达最高点时,由于重力作用,自然下落,随机套在固定顶杆上,没有套在固定顶杆上的护套落入筒身的最低处,继续随着滚筒转动,周而复始,循环操作,能够适用于各种规格的护套的上料流程,方便实用,实现了无需人工即可自动上料,大大提升生产效率。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设置:所述传送带的上方固定设置有用于引导护套套设于固定顶杆上的导向板,且导向板位于滚筒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滚筒内的传送带的上方固定设置导向板,使得滚筒内位于最高点的护套在下落到时候能够有一个导向的物体,而导向板正好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大大提升了护套落在固定顶杆上的概率。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设置:所述导向板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引导护套套设于固定顶杆上的若干导向条,所述相邻导向条形成导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导向板被若干导向条划分成更小的区域,形成若干导向槽,大大提高了位于滚筒内最高点的护套下落的位置精度,从而使得护套落于固定顶杆上的几率大大提升。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设置:所述滚筒包括筒身和端部,且滚筒的端部呈圆台型,所述滚筒以传送带为轴心做旋转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台型的端部能够使得护套更加集中于筒身。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顶杆相对于传送带的反侧固定设置有防止护套脱离固定顶杆的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与固定顶杆的端部留有切割间隙,且与传送带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限位挡板与传送带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挡板包括相对于地面的第一部分和相反于地面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完全位于滚筒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顶杆相对于传送带的反侧固定设置防止护套脱离固定顶杆的限位挡板,并且固定顶杆与地面以及传送带垂直,相当于传送带平行于地面,朝向地面的传送带其固定顶杆垂直指向地面,能够使得位于该部分固定顶杆上的护套能够由于自身重力作用,自然下落与限位挡板相接触,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各种规格的护套,对其进行切割处理,方便实用,大大提升生产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护套专用切割系统的上料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田电子护套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田电子护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35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侧卸式钢弹簧活化振动给料机
- 下一篇:一种风冷干式输渣机尾部自动清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