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救援软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3488.6 | 申请日: | 2015-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4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汤国兆;范晓华;杨超;刘钦亮;陈李明;陈炜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电梯(成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E06C1/38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救援 软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安全救援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梯救援软梯。
背景技术
现在电梯轿顶结构上带有安全窗的曳引式电梯,在出现火灾或者意外停留等安全事故时,这时乘客需要从轿顶安全窗救援时,仅能通过搭人梯等方式将乘客送达轿顶面,当乘客为小孩或者老人等时,就需要救援人员下到轿厢内救援,会耽误宝贵的救援时间,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电梯救援软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电梯的安全窗救援或自救不方便的问题,能使乘客快速达到轿顶上。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电梯救援软梯,包括轿厢和安全窗,所述轿厢由轿顶、轿厢壁板和轿厢地板构成,所述轿顶上固定有软梯箱,所述软梯箱内设有救援软梯,所述救援软梯固定在安全钩上。
进一步地,所述救援软梯设有边绳和横向等间距固定的梯档。
进一步地,所述边绳直径为18mm~22mm。
进一步地,所述梯档的横向等间距为29cm~30cm。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窗的宽度与所述软梯的宽度的差值为2cm~3cm。
进一步地,所述边绳为阻燃材料制成,所述阻燃材料为玄武岩纤维。
进一步地,所述软梯箱与所述安全窗的相对侧设有翻转轴,所述翻转轴上活动连接翻转盖。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装置在轿顶上固定软梯箱,在软梯箱内通过安全钩固定软梯,软梯可以通过曳引式电梯的安全窗,垂入轿厢内,乘客可以快速到达轿顶,可快速被安全救援,缩短了救援时间;
(2)本实用新型装置在软梯箱上设有翻转轴和翻转盖,当软梯长期不使用时,为存入软梯箱内的软梯防尘以及防漏水渗入,以保证软梯的正常使用;
(3)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解决了电梯的安全窗救援或自救不方便的问题,在出现意外停留或火灾等情况被困电梯时,能使乘客可快速撤离,尤其上小孩和老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救援软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软梯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救援软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轿厢;2、安全窗;3、救援软梯;4、软梯箱;101、轿顶;102、轿厢壁板;103、轿厢地板;301、安全钩;302、边绳;303、梯档;401、翻转轴;402、翻转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电梯救援软梯,包括轿厢1和安全窗2,所述轿厢1由轿顶101、轿厢壁板102和轿厢地板103构成,所述轿顶101上固定有软梯箱4,所述软梯箱4内设有救援软梯3,所述救援软梯3固定在安全钩30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救援软梯3设有边绳302和横向等间距固定的梯档303,所述边绳302直径为18mm~22mm,所述梯档303的横向等间距为29cm~30cm,所述安全窗2的宽度与所述软梯3的宽度的差值为2cm~3cm,使软梯3方便从安全窗2垂入轿厢,同时方便乘客上到轿顶101上,然后通过安全通道或者救援人员安全撤离,边绳302和梯档303的间距适合不同年龄层的乘客,不会因为间距太大,放不下软梯3或者乘客跨不过梯档303之间的间距,使乘客能容易上到轿顶101。
本实施例中,所述边绳302为阻燃材料制成,阻燃材料为玄武岩纤维,在发生火灾时,也能安全使用,不会出现被火烧断,不能使用的情况;所述梯档303为铝合金材料,所述梯档303表面做了防滑处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软梯3的长度为所述安全钩301到所述轿厢地板103的距离,使软梯3的端部能达到轿厢的底部,使乘客快速到达轿顶10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软梯箱4与所述安全窗2的相对侧设有翻转轴401,所述翻转轴401上活动连接翻转盖402,软梯3平时都是被卷起放入软梯箱4内,在出现紧急情况使用时,转动翻转轴401,打开翻转盖402,使软梯3垂入安全窗2内,乘客可以快速上到轿顶上,软梯3长期不使用时,为存入软梯箱4内的软梯防尘以及防漏水渗入,以保证软梯的正常使用。
使用时,打开安全窗2,掀开翻转盖402,拉动软梯3的端部,软梯3垂入轿厢内,乘客可快速达到轿顶101,能顺利被安全救援;不使用时,软梯3卷起收入软梯箱内,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如在软梯箱4底部设置挂钩,就可以使用到目前没有安装救援软梯的轿厢上,使用更广泛。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电梯(成都)有限公司,未经日立电梯(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34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轿顶检修安全保护装置
- 下一篇:电梯IC卡智能选层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