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复合砂型输送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3214.7 | 申请日: | 2015-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5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天顺;曹宏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密特钢轨技术(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复合 砂型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复合砂型输送线。
背景技术
钢轨铝热焊接技术是十九世纪末期,随着冶金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人们发明的利用铝热反应产生的大量热量作为热源来焊接钢轨的方法。二十世纪,德国、英国、美国、法国等国家开始采用铝热焊接法来焊接电车轨道,以后正式在铁路及地铁线路上投入应用。随着无缝线路及高速客运专线的发展,钢轨铝热焊接在许多国家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铁路上开始采用铝热焊方法来焊接无缝轨道。
因钢轨铝热焊产品市场需求量有较大的增加,而原有的生产线是链条输送方式来传送砂型,其平稳性较差,使得输送铝盘和砂型在输送过程中有冲击和震动,输送铝盘在从高温干燥炉内出来时位置偏斜,在进入炉后滚筒线上时位置有偏差,需要人工纠正位置,输送铝盘在完成输送后,需要人工搬运送回,效率较低,难以满足需求,须对铝热焊产品生产线进行扩建和改造。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提高产能的砂型输送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复合砂型输送线,其可实现砂型托盘的自动化循环传送,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复合砂型输送线,包括高温干燥炉、炉前传送台和炉后传送台,所述高温干燥炉内设有输送方向相反的上滚筒线和下滚筒线,所述炉前传送台设有与所述上滚筒线和所述下滚筒线相衔接的炉前滚筒线,所述炉后传送台上设有与所述上滚筒线和所述下滚筒线相衔接的炉后滚筒线;所述炉前传送台和所述炉后传送台的一侧分别设有炉前升降台和炉后升降台,所述炉前升降台和所述炉后升降台上设有用于传送砂型托盘的辊道;所述炉前升降台、所述炉前传送台、所述高温干燥炉、所述炉后传送台和所述炉后升降台形成所述砂型托盘的循环传送。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复合砂型输送线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在高温干燥炉内设置上滚筒线和下滚筒线,在炉前传送台和炉后传送台上设置炉前滚筒线和炉后滚筒线,并设置由PLC控制的炉前升降台和炉后升降台,整个输送线从高温炉腔和炉底穿过,上下循环运行,在上面运行时完成砂型产品的输送和高温烘烤工序,在下面运行过程中实现砂型托盘的回收,整个循环过程自动完成,其是一条集输送和生产工序一体的多功用复合线,同时又可以满足多种产品规格的生产和输送,效率高、大大节省人力和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复合砂型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复合砂型输送线的炉前传送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复合砂型输送线的炉后传送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多功能复合砂型输送线,包括高温干燥炉6、炉前传送台4和炉后传送台7,高温干燥炉6内设有输送方向相反的上滚筒线5和下滚筒线9,具体的,上滚筒线5由炉前向炉后传送砂型托盘2,下滚筒线9由炉后向炉前传送砂型托盘2。炉前传送台4设有与上滚筒线5和下滚筒线9相衔接的炉前滚筒线,炉后传送台7上设有与上滚筒线5和下滚筒线9相衔接的炉后滚筒线;炉前传送台4和炉后传送台7的一侧分别设有炉前升降台1和炉后升降台8,炉前升降台1和炉后升降台8上设有用于传送砂型托盘2的辊道803;炉前升降台1、炉前传送台4、高温干燥炉6、炉后传送台7和炉后升降台8形成砂型托盘2的循环传送。上滚筒线5、炉前滚筒线、炉后滚筒线和下滚筒线9均为数个等距设置的辊轴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密特钢轨技术(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施密特钢轨技术(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32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