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清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3160.4 | 申请日: | 2015-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5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林振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振信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4F13/2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清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清净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空气清净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商业活动蓬勃发展消耗大量能源全球暖化、沙漠化,导致空气中含有各种悬浮微粒及有毒物质。不论是在工作职场或居家环境,无形中人们从呼吸的空气或饮食累积了各种不健康的因子,轻者如过敏、重者如癌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追求身心健康是每个人的目标,运动是达成目标的一种方法,然而,在工商业社会中并非每个人都有充裕的时间和环境能维持运动的习惯。各种医药品及保健食品是另一种方法,但是,要代谢各种医药品或保健食品却可能对身体形成另一种负担。
因此,如何从人类所需的最基本要素,如:日光、空气、水,以简便的方法即能防止生活中各种可能有害健康的因子,保持身体正常的机能状态,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即为发展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空气清净装置,其能防止生活中各种可能有害健康的因子,保持身体正常的机能状态,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即为发展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清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本体,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至少一第二开口及至少一第一容置槽;
一导流板,设置于该第一容置槽上方,分隔该本体形成一入气区及一出气区,其中该入气区连通该第一开口,该出气区连通该第二开口;
至少一过滤材料,填充于该第一容置槽;以及
至少一风扇模块,设置于该本体的内部或外部,以自该第一开口导入外部空气由该入气区经该过滤材料或经由该过滤材料的表面反弹后进入该出气区。
其中该本体包含:
一底板;
一第一侧板及一第二侧板,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相对设置于该底板,该导流板分别连接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以及
一背板及一面板,该背板与该面板相对设置于该第一侧板、该第二侧板及该底板之间,该第一开口形成于该背板及该导流板之间,该第二开口形成于该面板及该导流板之间。
其中该本体还包含至少一第二容置槽,设置于该出气区。
其还包含:
至少一绿色植栽,设置于该本体中;以及
至少一光源模块,用以照射该绿色植栽。
其中该光源模块包含至少一第一光源及至少一第二光源,该第一光源的波长小于500纳米,该第二光源的波长大于500纳米。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清净装置包含风扇模块及导流板,可导引外部的空气,由本体的入气区接触第一容置槽中的过滤材料,通过过滤材料吸附外部空气中可能带有悬浮微粒及有毒物质,净化后的空气再通过本体的出气区传送到室内空间。故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清净装置以简便的方法即能有效防止空气中各种可能有害健康的因子,达到保持身体正常的机能状态且提高生活质量的功效。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下,其中:
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2绘示图1中A-A’段剖面侧视示意图。
图3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面侧视示意图。
图4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剖面侧视示意图。
图5绘示第三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2绘示图1中AA’段剖面侧视示意图。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清净装置1包含本体10、导流板11、过滤材料12及风扇模块13。本体10具有第一开口101及第一容置槽103。具体来说,本体10概略呈箱型结构,主要由底板107、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04与第二侧板(图未示)及相对设置的面板105及背板106组合而成,其材质可选用钢材或树脂材料,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导流板11分别连接第一侧板104及第二侧板,导流板11与背板106之间形成第一开口101,导流板11与面板之间形成第二开口102。第一容置槽103设计成可由第一侧板104拉出的抽屉型式,用以容置过滤材料12。风扇模块13设置于本体的内部或外部,用以自该第一开口101吸入外部空气进入本体10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振信,未经林振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31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