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金属结构终端通讯设备的天线装置及其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3009.0 | 申请日: | 2015-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50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崔耀;刘冬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讯创(天津)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赵尊生 |
地址: | 300385 天津市西青区西***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金属 结构 终端 通讯设备 天线 装置 及其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金属结构终端通讯设备的天线装置及其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终端设备的迅速普及,消费者对终端机器的外形要求越来越高,金属机身机器由于本身的质感尤其受到青睐。很多手机厂商利用手机的金属边框及金属机身来作为手机天线,但是如果整机外形一旦定型,将导致天线长度很难改变,必须借助于调谐芯片等有源的方法来切换天线频段,再加上目前的手机需要支持2G/3G/4G/GPS/WIFI等频段的要求,使得天线的可调性变得更加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金属结构终端通讯设备的天线装置及其电子设备,能够使天线具备可调性好的特点。金属天线支架与金属壳体之间的缝隙产生低频谐振及其倍频信号,同时屏幕支撑架上的辅助天线及耦合天线产生高频信号;借此本金属机身电子设备可实现低高频全频段通讯性能;同时由于辅助天线与耦合天线位于屏幕一侧,可以减少手持状态下人手对天线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简单。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金属结构终端通讯设备的天线装置包括金属壳体,金属天线支架,屏幕支撑架;金属壳体与金属天线支架之间由微小缝隙隔离;屏幕支撑架上设置辅助天线及耦合天线;辅助天线及耦合天线用来拓展低频带宽及产生高频耦合寄生单元;通过馈电端子连接至金属天线支架对天线作能量馈入,馈电端子位于金属天线支架下方的印刷电路板上;天线区域内侧设置音频模组单元及USB接口等;金属天线支架通过天线接地点与印刷电路板相连;金属壳体通过接地弹片与屏幕支撑架接触。
天线辐射单元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即金属天线支架及其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的缝隙,第二部分为屏幕一侧的辅助天线和耦合天线;通过金属天线支架及其缝隙、辅助天线及耦合天线一起实现低高频的谐振频段。通过设置辅助天线及耦合天线来弥补全金属天线本身带宽的局限。
辅助天线可以由屏幕支撑架塑胶部分左右两侧的两段走线构成,也可以是其中之一,分别通过接触弹片与金属天线支架连接;
耦合天线位于屏幕支撑架塑胶部分上,通过金属镙丝与屏幕支撑架金属部分相连接,也可以通过接触弹片与金属壳体相连;
所述金属天线支架与所述馈电端子之间串联或者并联无源器件。
所述金属壳体与金属天线支架之间由一条缝隙隔离,该条缝隙材质可以是PC或者FR4等非金属材料,通过这条缝隙将金属壳体与金属天线支架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馈电端子,天线接地点,接触弹片及金属壳体接地点设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安装有全金属结构终端通讯设备的天线装置的电子设备,即射频单元,所述射频单元包括上述实现方式中的天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金属结构终端通讯设备的天线装置,能够使天线具备可调性好的特点。金属天线支架与金属壳体之间的缝隙产生低频谐振及其倍频信号,同时屏幕支撑架上的辅助天线及耦合天线产生高频信号;借此本金属机身电子设备可实现低高频全频段通讯性能;同时由于辅助天线和耦合天线位于屏幕一侧,可以减少手持状态下人手对天线的影响;特别是能够使上述金属结构天线容易调试。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例的正面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例的背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及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完整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以及手册中所述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所用部件在没有特别说明,均为市售。
如图所示,该全金属结构终端通讯设备的天线装置包括金属壳体(外围构件)1,金属天线支架2,缝隙3,屏幕支撑架塑胶部分4,第一辅助天线5,第二辅助天线6,第一耦合天线7,第二耦合天线8,第一接触弹片9,第二接触弹片10,金属镙丝11,屏幕支撑架金属部分12,第三接触弹片13,屏幕支撑架14,屏幕15,馈电端子16,天线接地点17,印刷电路板18,音频模组单元及USB接口19,金属壳体的第一接地弹片20、第二接地弹片21、第三接地弹片22、第四接地弹片23、第五接地弹片24、第六接地弹片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讯创(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讯创(天津)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30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码卡
- 下一篇:一种同轴波导转换器插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