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2458.3 | 申请日: | 2015-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0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宾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2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交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交换器,属热交换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热采暖壁挂炉和电热水器等设备中,其主要热源均是通过电热交换器产生的,因而电热交换器设备的使用量巨大,但在使用中发现,当前所使用的电热交换器主要是采用铝合金型材为主体,由于铝合金型材在耐高温性能差,热胀冷缩效应明显,因此在经过过电发热体加热后,容易使型材本身受高温影响变形,从而导致进水进口和出水口的密封错位导致漏水,使整个产品损毁,同时由于铝合金型材长期水流经过,极易产生水垢,影响管道水流量,严重的时候甚至导致堵塞,从而极大的降低了电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和使用寿命,给用户使用造成了极大的不便,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电热交换器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热交换器,该新型结构简单,结构稳定性强,耐高温效果好,热交换效率高且不易结垢,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电热交换器的工作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及降低了运行耗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热交换器,包括电加热片及至少两个热交换器,热交换器通过连接管连接,电加热片位于相邻的两热交换器之间,并分别与热交换器的翅片相抵,其中热交换器包括定位板、铜质热交换翅片及铜质导流管,其中铜质导流管呈S型排布,且进口及出口均安装在定位板上,铜质热交换翅片为矩形,其上设连接孔,并通过连接孔套接在铜质导流管外侧,铜质热交换翅片间间距为1-10毫米,铜质热交换翅片另与电加热片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的热交换器间通过连接管进行串联、并联或串并混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铜质导流管上另设安装防过热装置的支架。
本新型结构简单,结构稳定性强,耐高温效果好,热交换效率高且不易结垢,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电热交换器的工作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及降低了运行耗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新型串联结构侧视图;
图2为本新型串联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新型并联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新型并联结构主视图;
图5为质热交换翅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5所述的一种电热交换器,包括电加热片1及至少两个热交换器2,热交换器2通过连接管3连接,电加热片1位于相邻的两热交换器2之间,并分别与热交换器2的翅片相抵,其中热交换器2包括定位板21、铜质热交换翅片22及铜质导流管23,其中铜质导流管23呈S型排布,且进口24及出口25均安装在定位板21上,铜质热交换翅片22为矩形,其上设连接孔26,并通过连接孔26套接在铜质导流管23外侧,铜质热交换翅片22间间距为1-10毫米,铜质热交换翅片22另与电加热片1相抵。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热交换器间2通过连接管3进行串联、并联或串并混合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铜质导流管23上另设安装防过热装置的支架27。
本新型结构简单,结构稳定性强,耐高温效果好,热交换效率高且不易结垢,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电热交换器的工作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及降低了运行耗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宾,未经王海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24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水管中冷水再加热装置
- 下一篇:电加热相变加热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