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粘度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1745.2 | 申请日: | 2015-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5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周新聪;程俊锋;周潇然;方军强;肖柳之;杨朋;况福明;甄鹏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12 | 分类号: | G01N11/1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守仁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粘度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快速检测出润滑油等油品粘度指标是否合格的检测装置。其主要特征是在能在无需测试出液体具体粘度值的情况下,准确判断出液体粘度是否还在合格的区间内。
背景技术
根据工作原理不同,目前相关领域一般有三种粘度计:毛细管式粘度计、旋转式粘度计和振动式粘度计。毛细管式粘度计工作原理是:将样品容器内充满待测样品,计算样品开始流向受液器刻度线时的时间来判断样品的粘度,利用这种原理设计成的粘度计虽然可以设计成体积很小的产品,但是试验过程耗费时间很长,而且测试过程需要的样品量大,多次测量时就很难保证测试的准确性。旋转式粘度计是根据两板间被测样品在分子间摩擦力的带动下使锥板旋转一定角度,通过扭矩检测器内的可变电容器电容变化换算成样品粘度,现有市场上采用这种原理设计的粘度计设计精密,造价比较高,而且体积比较大,不方便携带。振动式粘度计工作原理是流体会阻碍处于其中的物体振动,不同粘度的流体阻碍作用大小不一样,通过流体对弹片阻碍作用的大小来判断流体粘度,目前利用该原理发明的粘度计同样采用了很精密的测试仪器测量的,造价比较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粘度计,该粘度计能够快速检验润滑油粘度是否达到标准,其体积较小,操作简单,检验速度快。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快速粘度计,包括复数根同样长度的圆柱管,圆柱管内部灌注液体,并设有测试球,多根圆柱管底端同一位置设有感应线圈,感应线圈接有控制电路,圆柱管的上下端盖有外框。
所述的粘度计,控制电路包括相连的电路板、电源,电路板与感应线圈相连。
所述的粘度计,控制电路还包括显示灯和开关,电路板接有显示灯,电路板、电源均和开关相连。
所述的粘度计,电源采用纽扣电池,纽扣电池通过设置在外框上的电池入口放入,显示灯、开关设置在外框的外表面,电路板设置在外框内部。
所述的粘度计,外框通过转动把手与外框底座转动连接。
所述的粘度计,外框的上端和外框底座的下端均设有水平仪。
所述的粘度计,转动把手上设有电机。
所述的粘度计,圆柱管上端通过螺纹密封塞密封,并与外框的上端固定;圆柱管的下端底面为圆弧形封口面,与外框的下端圆弧形凹面镶嵌在一起。
所述的粘度计,测试球与圆柱管之间存在小于2mm的间隙。
所述的粘度计,外框底座的底面采用中间宽、两侧窄的弧形面。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1.体积小,方便携带,能直观反映出润滑油粘度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操作过程简单;
2.粘度计支座和外框上自带水平仪,方便仪器水平放置。
3.无需人工读数操作,系统自动生成结果。
总之,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判断出测试的润滑油的粘度情况,方便、直观的读出测试油粘度和标准油粘度的差别,判断出测试油的好坏。系统自动读取结果,省去了测试后的分析步骤,也避免了人为的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单根圆柱管结构示意图。
图2是粘度计整体结构图。
图3是粘度计侧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图中,1:圆柱管;2:测试球;3:感应线圈;4:水平仪;5:电机转动把手;6:外框底座(外支座);7:显示灯;8:开关;9:外框(方形框);10:密封塞;11:电池入口;12:电路板;13: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根据润滑油的粘度特性和国标规定的润滑油粘度标准等级标准基础上,研制一种能够快速检验润滑油粘度是否达到国家合格标准的粘度仪。本实用新型的中、低粘度液体快速粘度计,通过将测试油与两种限度标准粘度油比较来判断测试油是否处在合格标准范围内。本实用新型可在方形框中竖直排列三根圆柱管,每根圆柱管下面安装有电磁式感应线圈用来感应圆柱管内小球是否下落到底部。通过感应小球下落的先后次序判断测试管内的润滑油粘度是否还在标准规定的区间内,即当测液体粘度合格时测试油落球处于低粘度标准油和高粘度标准油中间落下。本专利设计手柄中带微型电机可以使外框自动翻转180°。
本实用新型采用外框上下和基座上自带三水平仪校准,能保证仪器在测试过程中不受坡度等外界因数干扰。仪器电磁感应线圈和简单的信号处理电路能自动报告监测结果,避免人为读数造成的误差。本实用新型体积较小,操作简单,检验速度快。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单根管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17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振动分散装置的纳米粒度仪
- 下一篇:土体比重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