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温接酒的新型冷凝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1484.4 | 申请日: | 2015-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4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袁明权;孙兰友;吴云平;何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3/12 | 分类号: | C12G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64501***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温 新型 冷凝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酒技术领域,涉及酱香型白酒蒸馏后的冷凝提取技术,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高温接酒的新型冷凝器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在蒸馏后冷凝提取过程中,接酒温度的高低,对出酒品质有着重要影响,高温接酒是保证高品质酱香白酒的工艺前提。但是温度过高会造成酒挥发跑酒;温度过低,则会影响出酒品质。如何保证控制到合理的温度范围,则是冷凝器控制技术的关键。温度过低的冷却水会使酒温度偏低;过大面积的冷凝器,容易使酒温偏低;过小面积的冷凝器,容易使酒温偏高,还会造成跑酒,严重影响产量。
然而,目前使用的冷凝工艺方式,在满足高温接酒工艺要求的同时,比较耗水;排放的冷却水出水温度过低,没有热回收利用价值。因此,如何做到冷凝器面积足够大,还能保证高温接酒,减少冷却水用量,提高冷却水排放出水温度,达到热回收利用价值,是目前制酒行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高温接酒的新型冷凝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高温接酒的新型冷凝器结构,包括冷却水桶及安装于冷却水桶内的冷凝器,所述冷却水桶由桶身、桶盖及桶身内腔组成,所述桶身内腔安装在桶身内侧,桶盖置于桶身顶部,在桶身上均匀布置有桶身冷凝水出水管,桶盖上设置与桶身冷凝水出水管连通的桶盖冷凝水出水管;所述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底板、冷凝器顶板及安装在冷凝器底板与冷凝器顶板之间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沿冷凝器底板及冷凝器顶板安装形成容纳桶身内腔的腔体,在冷凝器顶板中部设置有导气管;冷凝器顶板底部设置有隔离板,隔离板将冷却水桶分为上下两层,所述冷却水桶下部还设置有与冷凝器连通的接酒管。
所述桶身内腔中部设置冷却水进水管,且冷却水进水管与桶身内腔外部连通。
所述冷凝器顶部与桶盖之间设置有冷却水出水管。
所述冷却水桶底部设置有集水槽,并在冷却水桶下方设置有与集水槽连通的底部冷凝水出水管。
所述桶身上部还设置有溢流口。
所述桶身下部设置有接酒管接口。
所述接酒管上设置有阀门。
所述冷凝器底板上设置有管接头。
所述桶身上位于内两个桶身冷凝水出水管之间设置有螺纹孔。
所述冷凝器顶板上设置有与螺纹孔相对应的连接孔,并在每两个连接孔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桶盖冷凝水出水管与桶身冷凝水出水管连通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制酒冷凝工艺中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器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1)节约冷却水用水;
(2)冷却水桶体积小,水容量少,冷水时温度提升快;温度偏高时,温度下降也快;温度变化敏感,易于控制;
(3)冷却水流向:冷凝器外管中水的流向与蒸汽顺向流动,便于提升冷却水温度而实现高温接酒温度控制;冷凝器内管中水的流向与蒸汽逆向流动,便于控制酒温,同时有效提高了冷却水最后的出水温度;
(4)体积的减少,降低了设备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却水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却水桶,2-冷凝器,3-隔离板,4-冷却水出水管,5-接酒管,6-支撑柱,11-桶身,12-桶盖,13-桶身内腔,21-冷凝器底板,22-冷凝器顶板,23-导气管,24-换热管,25-管接头,51-阀门,111-桶身冷凝水出水管,112-溢流口,113-接酒管接口,114-集水槽,115-冷却水进水管,116-底部冷凝水出水管,117-螺纹孔,121-桶盖冷凝水出水管,221-通孔,222-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14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