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卸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1111.7 | 申请日: | 2015-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3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丁巨龙;李眉博;刘美萍;白金娥;杨芳芳;曹庆宏;李想;张力;刘红玉;柳博瀚;李玲;刘洪俊;苟平安;党琳;杨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眉博 |
主分类号: | B65D90/30 | 分类号: | B65D90/3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田玉兰 |
地址: | 7451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卸油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卸油台的卸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联合站库卸油台进行卸油作业时,卸油口一般为敞开式的,原油中携带的天然气等可燃气体对作业过程存在安全风险及环境污染问题,虽然在现场布置消防器材及静电接地等措施,仍然不能彻底消灭风险隐患;且气体携带油蒸汽从卸油口中排出,造成原油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减少原油损耗的卸油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卸油装置,包括箱体和散油板,该箱体的顶部安装有进液管和排气管,在箱体的下部安装有排液管,并在箱体上设有接地装置;所述散油板通过散油板支撑架悬空并倾斜设置在箱体内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散油板包括2个并对称相接构成“人”子型。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穿过散油板并延伸至所述箱体的下部,且进液管的下端管口为倾斜切口。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上安装有阻火器。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上安装有进液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一侧开设有人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散油板实现气液分离,粘附在气体上的原油在散油板上通过重力沉淀分离、碰撞分离作用使气液分离,从而防止气体将原油带出,减少损耗;且气体经阻火器排出,降低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同时减少对大气的污染;由于油蒸汽被回收,从而保证了油品质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切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 2.进液控制阀 3.阻火器 4.人孔 5.进液管 6.排气管 7.接地装置 8.排液管 10.散油板 11.散油板支撑架 12.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1和散油板2,该箱体1的顶部安装有进液管5和排气管6,在箱体1的下部一侧安装有排液管8,并在箱体1上设有接地装置7; 2个相对倾斜设置的散油板10上端固接相连构成“人”子型,然后散油板10通过散油板支撑架11悬空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上部,即所述散油板的四周与箱体内壁具有一定的间距。所述进液管5的下端穿过散油板10并延伸至所述箱体1的下部,且进液管5的下端管口为倾斜切口,防止卸油过程中电荷局部积聚以及产生“砂没”现象,所述进液管5的上端安装有进液控制阀2。所述排气管6上安装有阻火器3,该阻火器3通过导线12与接地装置7连通。所述箱体1的一侧开设有人孔4。
本实用新型使用前,先用软管将卸油车辆的卸油口与本实用新型的进液管管口相连接,然后打开进液控制阀在密闭箱体内作业,油通过进液管进入箱体,分离出的气液混合物经过散油板时,在重力沉降分离、碰撞分离、粘附分离作用下实现气液分离,分离出的气体通过排气管及排气管上的阻火器排出箱体,分离出来的液体从散油板上流下,原油通过排液管线进入集油装置,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静电荷通过接地保护达到消除风险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打开人孔进行维修和清理,可直接清除油品中携带的砂、蜡等沉降物。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效果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启示下,作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还可以做出其它等同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眉博,未经李眉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11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废弃物存放盒
- 下一篇:一种溶剂储罐的自动喷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