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热防护线缆槽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0953.0 | 申请日: | 2015-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4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曾涛;王清江;王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源隆科技有限公司;王清江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01122 重庆市北部***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防护 线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建筑工程线缆敷设的装置领域的一种隔热防护线缆槽。
背景技术
房屋建筑工程多需要在楼地面铺设或楼板底面悬挂线缆槽,以便铺设线缆。尤其是办公或一些电器设备安设较多的房间,有时为了获得室内适宜的温湿度,房间中需安设采暖装置,比如壁挂式暖气装置或铺设式地暖装置。而线缆与暖气装置的设置往往会有交叉,这种情况下,如仍采用原有的线缆槽铺设线缆,而现在的线缆槽多为金属线缆槽,不可能隔热,造成线缆槽内的线缆在常期高温作用下受损,影响信号的传输,进而导致与线缆相连接的电器原件受影响甚至于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防护线缆槽,解决线缆槽不可能隔热、线缆受损、影响传输信号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和其他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热防护线缆槽,包括U型槽身、上盖、防护外套,所述U型槽身包括内槽壁、中隔壁、外槽壁,所述中隔壁设在所述内槽壁、外槽壁之间,所述上盖设在所述U型槽身的顶部,所述上盖通过锁卡的方式与所述U型槽身连接,所述防护外套包裹在所述U型槽身及上盖外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热防护线缆槽,优选地,所述U型槽身为中空双壁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热防护线缆槽,优选地,所述U型槽身通过中隔壁将中空夹层分隔成多个空腔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热防护线缆槽,优选地,所述U型槽身端头设有 盖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热防护线缆槽,优选地,所述U型槽身与上盖之间设有企口缝。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热防护线缆槽,优选地,所述防护外套采用挤塑聚苯板,所述防护外套设在所述隔热防护线缆槽外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热防护线缆槽,优选地,所述防护外套底部及内槽壁的形状均为槽形,所述防护外套与所述隔热防护线缆槽之间形成多道中空构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热防护线缆槽,优选地,所述防护外套与所述U型槽身分节制作,所述U型槽身接缝与防护外套接缝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热防护线缆槽,所述隔热防护线槽铺设在安装有地暖的地面上,能够起到隔离热源的作用,从而避免热源对线缆产生的影响,确保信号的传输效果,保护电器原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U型槽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外套端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外套底部示意图;
U型槽身-1、内槽壁-10、中隔壁-11、外槽壁-12、上盖-2、防护外套-3、盖板-4。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热防护线缆槽,包括U型槽身1、上盖2、防护外套3,所述U型槽身1包括内槽壁10、中隔壁11、外槽壁12,所述中隔壁11设在所述内槽壁10、外槽壁12之间,所述上盖2设在所述U型槽身1的顶部,所述上盖2通过锁卡的方式与所述U型槽身1连接,所述防护外套3包裹在所述U型槽身1及上盖2外侧。
优选地,所述U型槽身1为中空双壁结构。
优选地,所述U型槽身1通过中隔壁11将中空夹层分隔成多个空腔体。
优选地,所述U型槽身1端头设有盖板4,将各中空腔体空气抽出,使其形成真空腔束,进一步减少槽体外部热源对槽内线缆的影响。
优选地,所述U型槽身1与上盖2之间设有企口缝。
优选地,所述防护外套3采用挤塑聚苯板,所述防护外套3设在所述隔热防护线缆槽外侧。
优选地,所述防护外套3底部及内槽壁10的形状均为槽形,所述防护外套3与所述隔热防护线缆槽之间形成多道中空构造,槽形的设置和中空构造能够起到进步隔热热源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防护外套3与所述U型槽身1分节制作,所述U型槽身1接缝与防护外套3接缝交错设置。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源隆科技有限公司;王清江,未经重庆源隆科技有限公司;王清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09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扩口电力管
- 下一篇:跳线绝缘子更换专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