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积液抽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40167.0 | 申请日: | 2015-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8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 发明(设计)人: | 高新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新梅 |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A61M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160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积液 抽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积液抽取装置。
背景技术
胸腔或腹腔等部位的积液,大多是由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在诊断时,一般先抽取积液,对积液检验后再做出诊断。目前,医院内分泌科在临床上所使用的积液取样器一般都是由注射针管改造而成,存有以下缺点:
1、取样针管的尾部是敞开式结构,取样过程中,难免会沾染少量的细菌,细菌进入积液样本后,会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影响疾病的确诊;
2、穿刺针直接安装在取样针管的前端,这种结构对于某些部位的积液抽取工作相当不便;
3、积液在抽取完成后,通过穿刺针输入到瓶子内,而后再进行密封,瓶子的瓶口位置处会受到细菌感染,导致样品感染细菌,导致检验结果不正确,影响疾病的确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积液抽取装置,该装置采用负压抽取,避免细菌混入,同时本装置在液体抽取完成后直接对液体储存瓶进行密封,避免细菌混入瓶内,提高检测准确度,以便于对患者的确诊。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积液抽取装置,包括针管,及设置在所述针管左端面靠下位置处的吸取管,及设置在所述针管右端面的负压管,所述负压管连接有负压吸引器,所述针管的底部、靠近左端位置处设置有液体排出口,在所述液体排出口处配合有液体储存瓶,所述液体储存瓶的顶部设置有配合在所述液体排出口内的螺纹连接部,所述螺纹连接部的顶部设置有液体进入口,所述针管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管,所述密封管与所述液体排出口相对,在所述密封管内配合有密封杆,所述密封杆的下端面具有螺纹孔,在该螺纹孔内配合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顶部设置有配合在所述螺纹孔内的螺纹杆,所述密封塞为锥形,所述密封塞与所述液体进入口形成密封,所述吸取管处配合有软管,所述软管远离所述吸取管的那一端配合有穿刺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针管的外部、靠近右端位置处设置有施力片,所述施力片与所述针管为一体式。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负压吸引器远离所述针管的那一端设置有拉片,所述拉片与所述负压吸引器为一体式,所述拉片具有拉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针管的内部、位于所述液体排出口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弧形的导液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液体储存瓶的外表面具有刻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杆的顶部设置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密封杆为一体式,所述密封杆与密封杆之间形成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使用时,先用穿刺针穿刺,然后采用负压抽取积液到针管,积液再从液体排出口经液体进入口进入液体储存瓶中,不需要抽取时,按压密封杆,将密封塞按入液体进入口中,旋转,将按压杆和密封塞分开,再旋转液体储存瓶,将其与液体排出口分开即可,此时,抽出的积液密封在液体储存瓶中,避免细菌混入,通过直接对液体储存瓶进行密封,避免细菌混入瓶内,提高检测准确度,以便于对患者的确诊,本装置采用软管连接穿刺针,使得穿刺针的长度更为灵活,满足不同部位的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液体储存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密封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新梅,未经高新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01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切迹可固定式弧形神经拉钩
- 下一篇:一种神经内科用叩诊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