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曲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9271.8 | 申请日: | 201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7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夏迎松;黄永刚;左朝凤;李传友;刘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鼎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06 | 分类号: | F16C3/06;F16C3/12;F16C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朱俊跃 |
地址: | 242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程 水平 活塞 气缸 发动机 曲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冲程发动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OPOC)的曲轴。
背景技术
水平对置发动机,以其独特的发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可获得比传统发动机更高的机械效率和燃烧效率。特别是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因其主体结构紧凑(轴向尺寸和总高度相对传统同功率发动机小),其能量密度(升功率,比重量)可达到同行业的高技术水平(≥90kW/L,≥1.9kW/kg),其也因这两大优势而为行业所瞩目。
传统发动机的曲轴一般只承受来至内活塞连杆传递的爆发压力,并将爆发压力转换成旋转力矩,再通过飞轮、离合器等机构传递出去。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曲轴将同时承受内外活塞连杆传递过来的爆发压力,并将爆发压力转换成旋转力矩,再通过飞轮、离合器等机构传递出去。传统发动机曲轴已不能满足要求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独特结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曲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曲轴,其中,包括:所述曲轴的两端均开设一主轴颈,两所述主轴颈为同轴;所述曲轴的中间开设一内连杆轴颈;所述曲轴的两端还分别开设一外连杆轴颈,所述外连杆轴颈位于所述主轴颈和所述内连杆轴颈之间,两所述外连杆轴颈为同轴。
上述的一种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曲轴,其中,所述内连杆轴颈所在的中心线的位置位于所述主轴颈所在的中心线的位置的上方。
上述的一种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曲轴,其中,所述外连杆轴颈所在的中心线的位置位于所述主轴颈所在的中心线的位置的下方。
上述的一种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曲轴,其中,所述主轴颈的表面开设若干用于润滑外接主轴承座的油孔。
上述的一种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曲轴,其中,所述内连杆轴颈的表面开设若干用于润滑外接连杆轴瓦的油孔。
上述的一种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曲轴,其中,所述外连杆轴颈的表面开设若干用于润滑外接连杆轴瓦的油孔。
上述的一种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曲轴,其中,所述内连杆轴颈和所述外连杆轴颈开设用于连接外接曲轴曲柄臂的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有效地满足了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独特的曲柄连杆机构运动规律的需求。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曲轴为对称设计,有效地提高了曲轴的通用型,降低曲轴的加工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曲轴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部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曲轴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曲轴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部分剖视图,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曲轴,包括有一曲轴1,该曲轴1的两端均开设有一主轴颈11,并且两主轴颈11为同轴,两个主轴颈11分别安放在外接机体的主轴承座上。在曲轴1的中间开设一内连杆轴颈12,外接在内连杆轴颈12上的两条内连杆反向排列。在曲轴1的两端还分别开设一外连杆轴颈13,外连杆轴颈13位于主轴颈11和内连杆轴颈12之间,两外连杆轴颈13为同轴,外接在外连杆轴颈13上的两条外连杆反向排列。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和图2所示。内连杆轴颈12所在的中心线的位置相对于主轴颈11所在的中心线的位置为偏心设计,具体的,内连杆轴颈12所在的中心线的位置位于主轴颈11所在的中心线的位置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外连杆轴颈13所在的中心线的位置相对于主轴颈11所在的中心线的位置为偏心设计,具体的,外连杆轴颈13所在的中心线的位置位于主轴颈11所在的中心线的位置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鼎动力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鼎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92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船舶发动机的止推轴瓦
- 下一篇:一种防尘轮胎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