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毛细管血清样品加样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39181.9 | 申请日: | 2015-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9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 发明(设计)人: | 罗国良;钟伟;陈立志;赵传芳;冷雪;叶明;闫如勋;彭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特研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5/10 | 分类号: | G01N3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秀丽 |
| 地址: | 130122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细管 血清 样品 加样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样器,特别涉及一种毛细管血清样品加样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对流免疫电泳试验中,在对毛细管所采的血样进行加样的过程中,由于毛细管的毛细作用原理导致血样不易自动流至对流免疫电泳的琼脂孔中,其通常的加样方法是将毛细管截短,利用重力作用使血清样品自然流至琼脂孔中,这种方法较慢,还可能因为毛细作用血清样品难以自然流至琼脂孔中,导致试验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提到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毛细管血清样品加样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毛细管血清样品加样器,包括:
胶头,其顶端设有第一圆孔,
中空硬胶管,其与所述胶头的底端连接,在所述中空硬胶管的底面开设第二圆孔,在所述中空硬胶管内部的底面上安置一圆形弹性橡胶圈,所述圆形弹性橡胶圈的直径与所述中空硬胶管内径相匹配,所述圆形弹性橡胶圈设有一与所述第二圆孔的位置相同的中空圆柱结构,所述中空圆柱结构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圆孔的孔径。
所述第一圆孔的孔径为1.5mm。
所述第二圆孔的孔径尺寸与毛细血管的外径尺寸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加样时,将毛细管的一头插入胶圈孔内,由于胶头顶端为开一小圆孔,因此插入时不会因管内压力增大而导致毛细管里血样流出,且毛细管与胶圈孔径闭合良好。加样时,将胶管顶端的小圆孔用指头顶上,轻压胶头即可实现轻松加样,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毛细管血清样品加样器的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毛细管血清样品加样器的中空硬胶管底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胶头;2、中空硬胶管;3、第一圆孔;4、圆形弹性橡胶圈;5、第二圆孔;6、底面;7、中空圆柱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毛细管血清样品加样器,包括:
胶头1,其顶端设有第一圆孔3,
中空硬胶管2,其与所述胶头1的底端连接,在所述中空硬胶管2的底面6开设第二圆孔5,在所述中空硬胶管2内部的底面6上安置一圆形弹性橡胶圈4,所述圆形弹性橡胶圈4的直径与所述中空硬胶管2内径相匹配,所述圆形弹性橡胶圈4设有一与所述第二圆孔5的位置相同的中空圆柱结构7,所述中空圆柱结构7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圆孔5的孔径。
所述第一圆孔3的孔径为1.5mm。
所述第二圆孔5的孔径尺寸与毛细血管的外径尺寸相匹配。
具体使用时:将毛细管的一头通过第二圆孔5插入圆形弹性橡胶圈4的中空圆柱结构7内,且毛细管与中空圆柱结构7径闭合良好。加样时,将胶头1顶端的第一圆孔3用指头顶上,轻压胶头1即可实现轻松加样,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特研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吉林特研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91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输入转速变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煤样罐





